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重庆人均住房面积近30平方米向居者优其屋转变
2009-08-26
  记者从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了解到,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重庆市人居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城镇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9.7平方米,由“居者有其屋”逐步向“居者优其屋”转变。

  70多岁的张大爷住在重庆主城区新牌坊一带一套110多平方米的小区房内。小区内绿化讲究,物业管理服务周到,可谓住房不愁,衣食无忧。他说:“现在的住房条件是60年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新中国成立之初,张大爷一家三代7口人挤在不足20平方米的屋子里,生活十分不便。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重庆像张大爷这样住房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的还有很多。60年来,重庆市的人居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的住房梦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而逐步变成现实。

  根据《重庆房地产志》记载,1949年末,重庆城市人均居住水平为3.2平方米。这就意味着,每个人只有一张单人床位的房屋使用面积,几乎没有活动的余地。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注重广大市民的住房条件改善,全市陆续修建了一大批住房和市政公用设施,城镇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改善和提高。截至2008年年底,重庆人均居住面积已由1949年末的3.2平方米增加到29.7平方米,无论从住房的质量还是数量上都有了较大飞跃。目前,重庆市的住房成套率达到82%,主城九区超过80%的城镇居民较满意现有的居住状况。(记者徐旭忠)
     相关链接
    ·重庆人均住房面积近30平方米向居者优其屋转
    ·安徽农村妇女可享受免费补服叶酸和“两癌”
    ·张平: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六大困难和挑战
    ·张平:落实应对危机一揽子计划经济向好势头
    ·深圳清理735宗已批未建土地
    ·新中国档案: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
    ·从寡人之城到万民共享——北京城市性格的变
    ·西藏三大文物维修“修旧如旧”保持古建古色
    ·湖南规定县委书记任命由省委常委会直接决定
    ·谁制造了“官民互信”的“裂痕”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