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为一颗炽热的“报国心”——吴大观先进事迹报告团活动综述 |
2009-09-01 |
|
感动,伴随着吴大观先进事迹巡回报告团的足迹,这样的情愫浸染着每个人的心灵。
振奋,伴随着吴大观先进事迹巡回报告团的足迹,这样的情怀鼓荡在每个人的心胸。
从8月25日到31日,从北京到东北再到陕西,在报告团的所到之处,人们聆听着、沉思着。在这个初秋,一个用一辈子为航天事业书写“鞠躬尽瘁”之义的老人让中国铭记。
掌声,献给一颗炽热的“报国心”
“他,朴素而简洁,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头。”吴大观的女儿吴晓云这样介绍他的父亲。
台下,是静静聆听的听众。在国资委大礼堂,坐满了来自国资委机关系统的干部职工。通过同步视频,136家中央企业的几百名主要负责人和单位职工也在凝神倾听。
“爸爸最好的衣服是1960年买的一件涤卡中山装,一穿就是40年”;“爸爸89岁才离休,他总说‘时间不够用啊’”;“爸爸用一辈子的人生教育我,活到老、学到老、奉献到老”……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亮丽的言语,一颗伟大的心灵何需虚华的装饰?他,不显而自明。
掌声,一次又一次地响起……
吴大观,我国“航空发动机之父”,一位有着60年党龄的优秀共产党员。从上世纪50年代,从沈阳东郊一片出没着野兔子的荒草地上,他带领着新中国第一批研制飞机发动机的人才,开始了一场漫长曲折的求索。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近一个甲子的披荆斩棘,从一穷二白,饭都吃不饱的年代,到文革时期饱受迫害导致左眼彻底失明,再到改革开放以后,为了追赶逝去的时间夜以继日的研究,他,何曾放弃!只为了一颗炽热的“报国心”!
“我是第二次听吴大观事迹报告会了,每一次听都有新的感受。他,是我们中央企业优秀党员的代表。爱党、爱国、事业有成、航空报国,是他最突出的表现。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国资委党建局副巡视员牛志强说。
中国化工集团的“80后”职工黎竹深深震撼:“没想到有这么纯粹的人,为了理想,用一辈子奋不顾身。”
是的,吴大观就是这样纯粹的奉献者!
泪水,献给祖国人民“忠诚的儿子”
泪眼盈盈,这是记者在报告团所到之处常常看到的画面。
在台上作报告的人时不时停下讲述,因为太感动而忍不住哽咽;在台下聆听的人时不时流下眼泪,因为太感动而难以抑制情感。
在辽宁人民会堂能容纳1500多人的大报告厅里,来自航空企业的干部职工、机关党员干部、高校学子和解放军指战员在聆听报告团的报告时热泪盈眶。
辽宁人对吴老有着特殊的情感。1956年,吴大观来到沈阳黎明发动机制造厂,随后,又到沈阳航空发动机设计研究所工作,在辽宁整整度过了21个春秋。这期间,他领导组建了新中国第一个航空发动机设计室和试验基地,领导研制了新中国第一台喷气发动机。在辽沈大地上,留下了这位祖国和人民“忠诚的儿子”航空报国的身影。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报告厅里,几排穿着整齐蓝色工装的听众格外惹人注目,他们来自吴老曾经工作过的中航工业发动机设计研究所和中航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这些绝大多数非常年轻的面庞上写满了对先驱者的敬仰。
当吴老生前的学生、中航工业集团科技委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讲到,重病的吴老在病榻上还不忘向他嘱咐“一定要把我国的航空发动机搞上去”时,刘大响哽咽了,台下的人们流泪了。
是啊,在身受病魔折磨的时候,这位93岁的老人首先想到的仍然不是自己,不是自己的“小家”。一如既往,他挂念的总是那个“大家”,总是中国的航天事业一点一滴的发展。
戴海龙是中航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的一名年轻工人。听了事迹报告团成员的报告,他泪眼模糊,“吴老作为中国航空发动机的奠基者之一,也是我们黎明厂的骄傲,将激励我们这些年轻的航空人在自己的岗位上迈出更大的步伐,造出更先进的发动机”。
奋发,循着英雄的足迹
从机关干部到企业职工,从工人农民到大、中、小学生,参加报告会的听众坦言,听一场报告会,就仿佛接受一次精神的洗礼和心灵的升华,更坚定了报效祖国的信念。
“人生是施予不是索取”——这是吴老的人生信条。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拿什么献给祖国,献给人民?在吴老的启迪下,人们在思索,在行动。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黑龙江,报告会听众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吴大观同志的精神内涵,用实际行动推进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黑龙江省委常委、省国资委党委书记赵克非说,当前,学习吴大观同志的先进事迹要和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起来,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结合起来,做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工作。
在西安,会场上的许多人眼含热泪。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员工贾龙在听完报告后深有感触地说:“吴老的事迹让我明白,作为一名‘80后’,人生的意义在于执著和奉献。立足自己的专业,为企业、为行业、为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应该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毕生追求。”
报告团的一员、新华社高级记者张严平这样评价吴大观的一生:“回首来路,他没有亲手收获果实,他用一辈子种下一棵参天大树;他没有亲手捧得鲜花,他用一辈子披荆斩棘、点火拓荒;他没有骄人的光环,他用一辈子托举起一代后来者的臂膀。”
让我们循着英雄前辈的足迹向前!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以颗颗赤热的“报国心”向前进!(记者樊曦、陈梦阳、徐宜军、刘彤)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