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位情结”背后是潜在的腐败情结 |
2009-09-10 |
|
最近《凤凰周刊》刊登了《山西大学生村官考试“买分”内幕》,报道了大同市的村官考试,700多名村官却有1.5万多人报名考试。
村官是中国最小的官,单位也当然是最小的,考这样的村官一般却要送10万元钱。一位叫张玉的考生称,她的表妹花了11万多才考上了村官。大学生村官沦为另一个钱权交易场,是因为有了“接班人”的蓝图,村官是进入公务员的跳板。2008年1月23日结束的全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在省级机关招考中确定具有一定基层工作经历人员结构的合理比例,今年至少达到50%以上,以后逐年提高”。对应届大学生来说,省级公务员招考正式关上了大门。(2009年第25期《凤凰周刊》)由此可见,大学生花钱考村官,不是为了真正的当村官,而是因为当了村官好当公务员,今后升更大的官。
江苏有一高校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悬赏20万元求月薪3000元的工作,不少人问20万元买一个工作值吗?(2009年9月4日《长沙晚报》)对于这个工作,“买者”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有编制的工作,在“买者”看来,一个编制就值20万元。不久前媒体报道,济南环卫部门招几个掏粪工,却有百名大学生应骋,掏粪工“香”了起来,还不是冲着那编制来的?
别小看这“编制”,编制里编制外的人收入待遇差距那是相当的大,我有一亲戚在垄断单位工作,他告诉我有编制的人年薪在10万元以上,而编制外的年薪还不到2万元,这只是工资上的差别,年终奖金一个是5位数,一个却是3位数,编制外的人没有公积金、医疗保险等,而最苦最累的活就是他们干,从来没讨价还价的余地,否则就走人。从这里来看,就知道那位研究生为何要花20万“买”有编制的工作单位,算一算就觉得这种投资应是值得的。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有单位的人是幸福的,当然这是相对编制内的人说的。记得我参加工作时,两个不相识的人见面时的第一句话几乎会说:“你是哪个单位的?”那时的单位是由一系列层级构成的,它不仅具有行政权力还具有资源分配权力。它为一个人提供工资、保证公费医疗,直至发放理发券、购物券和电影票。一个人身在某一单位的某一层级就决定了他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方式。现在虽然没有分配住房、发放理发券、购物券和电影票等,但工资、医疗、养老、福利却是一样的。过去那些发放的东西与现在的发放的各种补贴相比只是“小儿科”。
如今中国人对单位很热捧,而且是对有编制的单位情有独钟。每年千军万马的人去考公务员,其实就是为了一个有编制的单位,有编制的单位不仅仅是一个“铁饭碗”的问题,而更重要的是工作舒适,收入稳定,福利都好,尤其是有开拓的资源,实质上就是腐败的资源。如今哪个官员活得不潇洒?潇洒当然是因为他们的收入待遇高,且社会资源都是按官分配的,比如职务补贴、小汽车排量、通讯费报销多少、招待费数额等,是与官的大小成正比的,官越大待遇越高。再比如公款旅游,乡镇长级的一般只能在国内,而县处级官员就可以飘洋过海了。不过这些是明处的,至于“潜规则”支配下还有更多的东西,只要看看被查处的贪官就知道。如今查出的贪官赃款不是几十万元,而动不动就是百万千万,甚至上亿。一方面人们痛恨贪官,另一方面人们又在潜意识里羡慕贪官,羡慕他们钱来得快且容易,这也是大学毕业生拼命挤进有编制单位的一个重要原因。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社会的风气是教育的风向标,最近有报道说:“广州6岁小学生的理想居然是:长大想当贪官,因贪官有很多东西。”童言无忌,竟敢“口出真言”,而一句“长大想当贪官”也折射出当今污秽风气“耳濡目染”的功力。而要当贪官的前提就是要进入有编制的公务员队伍,否则就没有资格。
有人说,中国人具有浓厚的单位情结,倒不如说中国人有着潜意识的腐败情结。其实这种所谓的单位情结,却让中国人缺乏公民意识,阻碍了民主进程。同时也是腐败、懒政的“病梅”温床。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