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60年来,谁最具有中国特色?谁在影响历史进程?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经济回升,政策取向不能变
2009-11-23

经济回升,政策取向不能变
——访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是进入合龙阶段的京沪高铁淮河特大桥主桥(9月29日摄)。 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发挥着拉动经济增长最直接、最有效的作用。 11月5日,是中国经济值得铭记的日子。一年前的这一天,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惊涛骇浪,中央果断出台扩内需、保增长的一揽子计划。在过去一年中,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共克时艰,奋力推动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新华社发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刺激经济政策不可能只带来100%回报而不付出代价,但要努力减少不必要代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低潮期产能过剩较多,与需求不足尤其是投资体制缺陷有关,非“4万亿”所致

●不能用压投资特别是压民生性、公共消费性投资的办法来提高消费率

●目前经济增长加速度较快,要稳定政策取向,又要控制节奏,防止透支未来

如何看待“保8”的代价

在经济增长和物价上涨间找到市场能容忍、资源环境能承受的合理均衡

记者:有观点指出,为实现保增长目标,一年来投放过多货币,造成通胀预期;并视之为“保8”付出的代价。您怎么看这一观点?

陈东琪:这一年来,中央出台一揽子刺激经济政策措施,推出4万亿投资计划,其作用逐渐显现出来,总体经济实现全面回升,全国上下都认可,国际评价也很高。如果中央不采取这些措施,我国经济就可能出现严重衰退,目前这种好势头就要在市场疲软、经济萧条几年以后才能出现。

任何一项政策措施不可能只带来100%的回报而不付出代价,“没有免费的午餐”,宏观调控实际情况也如此。“保8”也好,实施“4万亿”也好,目的是尽快扭转经济下滑趋势,这是政策“预期收益”。为了获取这些收益,不得不付出一定代价。货币、信贷增加,市场流动性增加,物价就会上涨,这有一定的相关性。要经济增长、不要价格上涨,很理想,但不现实。科学调控要努力达到的目的,是在经济增长和物价上涨间找到一个市场能容忍、资源环境能承受的合理均衡。

当然,如果经济增长以质量下降、能耗更高、环境恶化为代价,那么这个增长就没意义,就不能要。目前投资中存在的质量和安全问题,是长久以来想解决但仍未解决的公共投资体制缺陷所致,解决的根本途径是推进投资体制改革,而不是放弃4万亿大单。

    上一篇:高校招聘“大戏”各地陆续上演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链接
    ·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大阅兵
    ·经济回升,政策取向不能变
    ·高校招聘“大戏”各地陆续上演
    ·全国首家行政审批局运转半年 九成行政审批
    ·香蕉遇寒潮而滞销 “价贱伤农”何时了?
    ·北京:甲流患者医疗费医保可报销 严禁延误救
    ·为政者“威”自何来?
    ·鹤岗新兴煤矿矿难 "示范煤矿"的瓦斯噩梦
    ·新兴煤矿爆炸事故已确认104人遇难
    ·人民法院发布规定——立拍卖规矩 防司法腐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