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6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胡锦涛:推动和参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2009-06-19

国家主席胡锦涛18日在莫斯科接受中外媒体联合采访,就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方向、加强中俄战略协作等回答了俄罗斯俄通-塔斯社、香港凤凰卫视(1.06,-0.01,-0.94%)和中央电视台记者的提问。

  在回答记者关于中俄关系及其发展前景的提问时,胡锦涛指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13年来,一直健康稳定发展。双方高层交往频繁,政治互信持续增强,在涉及对方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国家安全等核心利益问题上双方始终相互坚定支持。两国务实合作不断深化,重点领域合作成果丰硕。继两国成功互办“国家年”后,中俄“语言年”正式启动,揭开两国人文合作新篇章。双方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也保持密切协调和配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复杂深刻变化,在这样形势下,中俄更需要加强合作。我相信,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一定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向前发展,取得越来越多的成果,造福两国人民。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回答记者关于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四国”合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提问时,胡锦涛强调,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的大背景下,同舟共济、联合自强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推动恢复世界经济增长的正确途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地理相邻、互补性强、发展水平相近,合作潜力巨大。成员国经过协商一致同意:一是要加快实施交通、通信、能源领域多边和双边合作项目,促进成员国经济增长,努力消除国际金融危机对本地区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二是要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积极推动新兴产业合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成员国财经主管部门要加强金融货币政策协调,推动成员国建立更加紧密的经济金融联系。 tujian.org

  胡锦涛表示,“金砖四国”领导人一致表示,一是要努力争取率先实现经济增长,为推动世界经济早日复苏作出贡献。二是要加强合作,推动和参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机构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三是要推动国际社会继续关注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继续关注发展问题,创造良好国际发展环境,实现各国共同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回答记者关于上海合作组织今后发展方向的提问时,胡锦涛强调,上海合作组织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根本原因在于成员国始终遵循“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发展。上海合作组织今后的发展应该继续牢牢把握这个大方向。上海合作组织在巩固地区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成员国共同利益方面肩负的任务更加艰巨。为此,上海合作组织在政治上应该以落实《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为主线,坚持不懈地巩固成员国团结互信;安全上应该以构筑战略安全、执法安全、信息安全体系为手段,为成员国营造和平安宁的发展环境;经济上应该以深化区域经济合作为目标,推动成员国共同发展;人文上应该促进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促进人民世代友好;对外交往中应该以平等互信、合作共赢为原则,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地区。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胡锦涛表示,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对外政策优先方向之一。我们愿同各方一道,继续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全面发展,促进成员国共同繁荣。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中方再援助巴基斯坦六千万人民币用于安置流
    · “党员先锋工程”唱主角
    · 梅河口改造泥草房“又好又快” 数千农户即
    · 长春问题奶粉累计退款76万余元
    · 今年长春粮食产量有望超170亿斤
    · 长春市事业单位招聘 26日至28日网上报名
    · 广泽接收长春所有合格原奶
    · 长春本地乳制品企业全部恢复生产
    · 镇赉全力发展残疾人事业
    · 白山市江源区建设局开通热线电话 确保供热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