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8月19日电 为动员社会力量继续关心、关注贫困大学新生,帮助他们“圆梦”大学。省委宣传部、团省委、省文明办、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于今年8月在全省范围内继续开展“安徽希望工程2009爱心圆梦大学”——资助贫困大学新生活动。目前,省及各市希望工程办公室正在接受各界捐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活动将历时1个月,资助对象主要为今年被普通高校(二本以上)录取的全日制本科农村或城镇困难家庭的大学新生。申请者可向所在地的县级团委提出申请。捐助人及申请资助的同学,也可通过电话(0551-2810639、5225552、2810025)和活动网页(http://www.ahhope.org)了解相关捐助情况。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作为我省希望工程一项重要内容,爱心圆梦大学助学活动从2005年开展至今,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共筹资4000多万元,资助了15826名贫困大学新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该活动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在省希望工程办公室,记者看到,捐款者每天络绎不绝。捐款者有长期关注希望工程的企事业单位,有社会各界群众。从离退休老同志到幼儿园小朋友,纷纷把发自内心的一份关爱献给了那些家境困难,但勇于进取、成绩优秀的贫困大学新生……我们衷心感谢捐助者,希望大家继续献出爱心,帮助贫困新生圆梦大学,同时希望受到资助的大学新生,努力学习,报答社会!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最大爱好是学习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8月14日下午,我们沿着弯曲的山路,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奔波,终于来到霍山县东西溪乡余家畈村储华峰的家,看到几间破败的平房,还有储华峰那常年卧病在床的爷爷和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的父亲。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储华峰今年19岁,8岁那年,他的妈妈离家出走,至今未归。失去了妈妈的小华峰不仅学会了照顾自己,还学会了烧饭、洗衣、照顾生病的爷爷和爸爸。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每天天一亮就起床,先上山放牛,顺便打点猪草或者砍点柴,然后回来烧饭,服侍爷爷洗脸、吃饭,然后才去上学。 ”储华峰腼腆地笑着对笔者说。有时家里没米了,储华峰就扛两根毛竹去镇上卖,换点米回来。 tujian.org
储华峰的父亲犯病时常常会无缘无故打儿子。储华峰从不反抗,抹干眼泪又继续干活。邻居杜大叔说:“要是一般孩子,妈妈跑了,爸爸又是这样,可能早笑不出来了,他到好,一天到晚乐呵呵地,除了干活就是捧着书看。 ”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储华峰从小就喜欢学习,因为没人带,还不到上学年龄就天天跟着比他大4岁的姐姐一起去学校,所以等到上学的时候,他已经学会了很多知识,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心中最大愿望就是将来考上大学。2006年初中毕业,他如愿考上了省示范高中——霍山中学。然而这时,父亲的病却加重了。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父亲以前还能出门打点零工,随着病情的加重,后来只能在家做点家务,爷爷又长年生病,要花钱买药……面对这样的家,懂事的储华峰只能暂时放下自己的“大学梦”,选择就读一所职业高中。因为他的中考分数比较高,读职高三年的学费可以减免,另外还能早点毕业挣钱养家。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三年的职业高中,他很少在学校食堂打菜,大部分都是吃从家里带来的咸菜。为了挣点钱,学习之余,他就捡些饮料瓶去卖。每个寒暑假,他除了在家做农活,还帮人扛毛竹,冬天还跟人一起上山烧木炭卖。 tujian.org
储华峰的班主任程立洛感叹地说:“华峰真是个聪明懂事的孩子,三年来一直是班上的学习委员、优秀团干部,还年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他虽然家境贫寒,但一直自立自强。刚入学时,因为家庭的原因没能上霍山中学,情绪有点低落。后来我告诉他在职高一样可以上大学,他就马上打起了精神,刻苦学习起来。 ”同学李诚宝说:“华峰最大的爱好就是学习,看书的时候非常投入,能忘记周围的一切,他常跟我说,学习是他最快乐的事,只要能让他学习吃多少苦都没关系。 ”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8月11日是储华峰最开心的日子,因为他终于拿到了淮南师范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成了村里有史以来的第二个大学生。可是近万元的学费和生活费该怎么办呢?家里已经借了很多债了,现在借都没地方借了。他拿着通知书,呆呆地坐了几个小时。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真的不想放弃!只要这个学期能够入学,以后我就利用假期勤工俭学,再苦再累我都愿意! ”储华峰说。(夏金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磨难也是一种动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8月15日上午,笔者来到铜陵县胥坝乡旭光村第三村民组,见到了满脸灿烂、像个男孩似的周慧。周慧今年17岁,全家五口人挤在大堤边的两间平房里,家里的收入来源全靠6亩低洼地种些棉花、油菜和农闲时父亲外出做小工。要供应两个孩子念书,照顾已82岁的祖母,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也许是家庭的贫困,周慧打小就是一个懂事、好学、上进的女孩,每天放学回家,她烧好饭,等着在地里干活的父母回家一起吃饭,然后就去学习。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6年中考,周慧以650分的高分考取了铜陵市一中,而周慧的姐姐也考取了合肥通用机械学院。面对两个孩子的学费,父母只好到处向亲朋好友借钱,背了3万多元的债务,终于凑齐了学费。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新学年开始了,只有14岁的周慧离开了家,独自一人来到铜陵市一中住校苦读。三年高中,周慧每天吃的是3元一份的盒饭,晚上常常自学到凌晨1点多钟。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今年7月23日,周慧收到了江苏科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欣喜过后,全家人开始为学费发愁。8月2日,“爱心圆梦大学助学活动”伸出援手,将资助周慧2000元。周慧的父亲周述彪激动地说:“这2000元钱,对于有钱的家庭来说无所谓,但对我们这样的贫困家庭那真是雪中送炭啊! ”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周慧表示进入大学后,会更加努力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回报社会。她还深有感触地说:“贫困并不是一个让人感到自卑的包袱,而是一个让人发奋的动力。其实贫困学生的命运可能会比别人更精彩,只不过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詹敬鹏)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考上了研究生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没有爱心圆梦大学助学活动,就没有我的今天! ”8月17日鲍文成在合肥感慨地对笔者说。今年,他从安庆师范学院毕业后,考上了合肥工业大学的研究生。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5年夏,家住枞阳县义津镇北圣村的鲍文成和弟弟双双考上大学,这在贫困的乡村成了一条爆炸性新闻。可鲍文成兄弟的父亲常年患有肝病,病困的家庭已负债累累,再也无力支付两个大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了。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爱心圆梦大学活动资助下,小兄弟俩如愿以偿地上了大学。大学四年,鲍文成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勤奋学习,拿到了奖学金,当选了班干,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被发展为中共预备党员。如今,他已考上合肥工业大学仪器仪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鲍文成告慰正要上大学的贫困学子:“祝贺你们即将步入大学这座知识的殿堂,虽然你们现在面临暂时的经济困难,但好在有希望工程的援助,有社会上许多好心人的帮助,另外大学里还有众多勤工俭学的机会,相信你们一定会克服眼前困难。在大学里一定要刻苦学习,学到真功夫,为以后奉献社会打好基础! ”成为大学员工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叫陈新亮,2005年,家住霍邱县石店镇毕郢村的我考上了上海同济大学。贫困的家无钱给我交学费,爱心圆梦大学活动资助我进了大学校门。感谢爱心圆梦活动,她让千千万万和我一样的贫困学生能够继续学业,让我们在困难面前变得强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大学四年,我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学习之余,又在学校里找了一份兼职——在我们学院实验中心做助管,一干就是两年,不仅基本解决了生活费用,还学到很多工作经验,为我现在的工作打下了基础。大学里,我参加了很多活动,像义务献血、义务帮助黄渡小学学习困难生等等,我于200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tujian.org
我今年7月毕业,留在了同济大学研究生院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深深感激爱心圆梦大学活动4年前对我的帮助:因为她给予我的不仅仅是金钱上的资助,更是一种温暖、关爱的精神力量,我会把这种精神力量继续传递下去!此外,感谢我的班主任许玉德、陈永贵、田大祥、陈旭日及所有老师对我的关心和帮助,希望你们永远健康幸福!(方千、王晓雨 整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确保困难学子入学无忧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高考招生基本接近尾声之际,面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开始启动。这不仅是完成高考招生录取工作的最后一环,更是确保教育公平的重要程序。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每年这个时候,都有许许多多的家庭捧着大学录取通知书悲喜交加。喜的是孩子寒窗苦读终成器,悲的是经济困难无力承担学杂费用。据统计,在我国2100多万公办和民办高校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分别占在校生总数的22.53%和7.53%。 “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庄重承诺。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了帮助这些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我国从2007年秋季学期开始,建立并实施了新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必须承认,这项工作与“全覆盖”的目标仍有差距。例如国家助学贷款“应贷尽贷”仍未全部实现,还有一些学校特别是地市级所属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领贷款存在困难。一些地方政府没有意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不少金融机构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同时,申办程序繁琐等客观因素也让许多学生和家长望而却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要确保贫困学子入学无忧,仅靠一套政策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政府部门和高校用情用心,多方面考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需求,关怀他们的心理。令人欣慰的是,近几年,全社会捐资助学的热情日益高涨,贫困学子放弃入学机会的报道少了,高校校长迎接学生走入“绿色通道”的场面多了。这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更是社会文明的进步。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今年将有629万新生迈入高校校门,这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高校招生人数最多的一年,高校助学工作压力巨大。为了让贫困学生及时了解国家助学政策,教育部、财政部已要求全国高校在寄送录取通知书时,同时发放一本助学指南,帮助他们顺利地走上国家助学之路。相信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每个经过高考选拔的寒门学子都能入学无忧、安心求学。(吴晶)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