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粮是安徽省全年粮食产量的“大头”,夏粮丰收与否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全局和农民增收。省农委负责人介绍,虽然今年旱情严重,但安徽省抗旱[KangHan]有力,目前小麦[XiaoMai]苗情转好,夺取丰收大有希望。 在前期抗旱[KangHan]的基础上,从2月25日开始,安徽省小麦[XiaoMai]主产区[ZhuChanQu]出现较明显降水过程,2月25日至28日累计雨量:沿淮淮北大部分地区40毫米左右。由于雨量较大,加之雨前已基本浇灌[JiaoGuan]一遍,旱情解除。专家指出,这次降雨发生在小麦[XiaoMai]返青起身的关键时期,对加快小麦[XiaoMai]苗情转化升级十分有利。最新苗情监测显示,一、二、三类苗比例分别为46.8%、36.6%和16.6%,与2月16日相比,一类苗增加3.7个百分点,三类苗减少3.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各项田管服务迅速跟上。省农委先后下发多个不同阶段的小麦[XiaoMai]田管方案,数万农技人员服务在田间地头,指导农民施肥、防治病虫害。 “总体来看,由于旱情解除,当前苗情基础较好,苗情转化较快。 ”省农委负责人表示,只要田管措施跟上,后期不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夺取今年小麦[XiaoMai]丰收大有希望。 但农资价格上涨,加上抗旱[KangHan]投入,导致今年小麦[XiaoMai]生产成本大幅度增加,可能会造成农民收益下降。去年秋种至今年2月中旬,安徽省小麦[XiaoMai]出现严重旱情,先后开展2-3次抗旱[KangHan]浇水,并结合浇水进行追肥。据小麦[XiaoMai]主产区[ZhuChanQu]抗旱[KangHan]成本调查,农民自己浇灌[JiaoGuan]约占60%,每亩次20元;抗旱[KangHan]专业户代浇约占20%,每亩次50元;抗旱[KangHan]专业服务队浇灌[JiaoGuan]约占15%,每亩次60元;电灌站自流灌溉约占5%,每亩次10元。以上加权平均,每亩次浇灌[JiaoGuan]费用31.5元,全省累计浇灌[JiaoGuan]6667万亩次,亩均浇灌[JiaoGuan]1.85次,亩浇灌[JiaoGuan]成本58.3元,比上年大幅增加。 对此,专家建议,要提高今年小麦[XiaoMai]最低收购价。与水稻相比,小麦[XiaoMai]提价幅度较小,且今年小麦[XiaoMai]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因此,有必要再次提高小麦[XiaoMai]的最低收购价。要进一步加大对粮食主产区[ZhuChanQu]支持,国家增粮规划实施要优先向粮食主产区[ZhuChanQu]倾斜。同时,建议取消粮食主产区[ZhuChanQu]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投资的地方配套。 进一步完善农业“四补贴”政策。在加大对农民生产性补贴的同时,加大专业化病虫防治、配方施肥、秸秆还田等重大技术补贴,加大对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和专业服务队补贴,切实发挥政策促进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作用。 支持主产区[ZhuChanQu]建设基层农技推广体系。2010年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强调,要抓紧建设乡镇或区域性农技推广等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全面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是解决目前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格局下科技入户最后一公里问题的重要措施。要优先支持粮食主产区[ZhuChanQu]乡镇农技推广站建设。(史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