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收烟季节已近尾声,始兴县坜坪村61岁的村民邱中泽并没有像往年那样为费时、费力、费钱的烘烤烟叶工作发愁,他每斤干烟只花了一元钱,就请专业烤烟场代为完成所有工作,且成本还比自家烘烤便宜一半。
坜坪村是我省现代烟草农业唯一的试点,自去年试点以来,该村积极探索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在不改变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基础上,积极推行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服务,走出了一条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子。
请来专业户种烟好轻松
“这还算辛苦?跟从前比轻松多啦。”邱中泽笑道。他所说的“从前”是指未推行“专业化分工、社会化服务”种烟的时候。那时候,邱中泽夫妇俩从入秋起到次年开春,几乎每天下地从早到晚不停地锄土起垄。为了赶工,他们有时将糍粑捆在腰上,饿了就拿出一块填填肚子接着干。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龙头企业烟草公司的支持引导下,坜坪村完善了“公司 黄烟合作社 农户”的组织运转模式,实行“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烟农现在可以轻轻松松种烟了。
邱中泽加入合作社后成为三户育苗专业户之一,他的苗以每株1.5分钱价格卖出。“每亩地需要1000株苗,只需要花15元钱。种几亩的农户如果自己育,就太不合算了。”
邱中泽还种着5亩烟,但让他们苦不堪言的“起垄”工作已交给农机专业户做,每亩100元;植保如施肥、撒药等可以自己做,也可以交给植保专业户做,每亩30元。“烤烟也不用自己做了,比原来轻松得多,像这样种烟,我至少还可以再种10年”。
社员履义务免费享服务
2007年以前,坜坪村种烟农户在不断减少,全村319户,只剩下112户,加上土地无法集约,烟草行业受到影响。“在坜坪村推进现代农业,首要问题是解决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的现状,其次是国家投入要按社会化服务、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始兴县县烟草公司顾问邓国祥说。
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坜坪模式”选择了企业反哺农业,让利于民的路子。由烟草公司投入资金完善烟田基础设施,建好现代化大型烤烟场、育苗场,组建育苗、机耕、植保和烘烤等专业化服务队伍。与此同时,在生产资料以及二次利益分配方面还向烟农倾斜,从而有效激发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实现土地集约化和规模化。
其次,“坜坪模式”创建的和谐农业,与龙头企业加农户等现行模式有较大区别:村委会成立黄烟专业合作社,9个村小组各设分社,每个分社集约种植面积100亩以上,维持以户为经营单位通过土地调整的方式实现集约。烟草公司组建的专业化服务队伍,建设的烤烟场、育苗场等都交由合作社管理,向社员提供专业化有偿社会服务。合作社社员无需交费可享受各种服务,但要履行的义务是:按合作社要求统一标准化生产。“比如说,从前他们是有虫才打药,现在以防为主,不能各行其是。”邓国祥说。
邱中泽等村民说:“黄烟收成后随即种植中晚造水稻,也可以采用专业分工的方法。”此外,闲置的烤房也可以用来制干菜、干菇,搞多种经营和农产品深加工。这些项目同样可以采用专业化分工、社会化服务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
■编后
目前,农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逐步降低农民负担后,用创新的思路和方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科学化的策略破解“三农”问题将是必然的选择。
始兴县坜坪村在推进现代农业过程中,就遇到了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以及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等现实问题。他们通过完善“公司 黄烟合作社 农户”的组织运转模式,实行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烟农实现了轻松种烟,增产增收,“坜坪模式”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实习编辑:钟素萍) 记者谷立辉 通讯员钟俊锋莫冲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