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广东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千余动物放归南岭 促因冻灾受损的野生动物资源恢复
2009-08-15

  昨日(4日)上午,省林业局在乳源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组织了野生动物资源恢复野外放归活动,放归的野生动物包括鸟类、蛇类、刺猬、豹猫等30种1402只(条)。这是全国首次针对今年年初低温雨雪冰冻特大自然灾害受损野生动物的恢复而组织的活动。

  年初冻灾使南岭鸟类减少一半

  据介绍,今年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特大自然灾害使南岭地区以森林为主体的生态系统严重受损,野生动物资源也遭受了巨大损失。据初步调查评估,南岭地区因灾死亡了大量的野生动物,其中鸟类比以往减少的幅度可能超过50%,影响比较严重的国家保护野生动物有蟒蛇、黄腹角雉、水鹿、短尾猴和白鹇等,而且数量较大。此外,调查人员还发现大量蜜蜂、蝴蝶和锹甲等死亡,给南岭地区的生物链和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为促进南岭地区野生动物资源和生态系统功能的早日恢复,降低受灾受损林木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几率,建立野生动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发平台,省林业局精心组织了此次放归活动。而此次放归的野生动物均经过检疫且体况健康,并在南岭地区有自然分布,其来源主要是日常行政执法检查没收及人工驯养繁殖。

  此次放归不乏国家保护野生动物

  昨日,在放归现场,笔者看到放归的不乏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并以蛇类居多,其中乌梢蛇320条,灰鼠蛇210条,黑眉锦蛇160条。经过从广州到南岭的“长途跋涉”,一只草鸮在笼子里已经迫不急待欲展翅高飞了,而一些鸟类被放出笼子后并不急于飞走,站在河床的石头上晒太阳稍事“休息”。更有趣的是,3条蟒蛇被放生后,它们赶紧把身子埋在落叶中;而刺猬们干脆蜷缩成刺球以静观其变。

  笔者了解到,省林业局对此次放归的野生鸟类进行“环志”和标记,并将通过长期定点监测,及时掌握放归野生动物的发展动态,准确评估放归的效果,以进一步确定后续野生动物的放归计划、珍稀物种救护、栖息地营造以及恢复示范区建设、技术规程的建立等工作。

  另据了解,在今年低温雨雪冰冻特大自然灾害后,省林业部门组织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开展了灾后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及影响评估工作,并在南岭地区建立了6个野生动物资源监测站,设立固定监测样线12条,确定重要监测物种,定期定点开展监测工作,对发现死亡野生动物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因尸体腐烂、变质引发疫情,同时教育群众不要捡食死亡的野生动物和乱捕滥猎野生动物。

  相关报道

  “活化石”鳄蜥罗坑添宝宝

  本报讯自2005年韶关曲江罗坑自然保护区开展鳄蜥繁育研究以来,保护区人工繁育的鳄蜥已有69只,饲养的鳄蜥种群接近百只,其中仅今年便新出生24只“鳄蜥宝宝”。

  鳄蜥是距今已1.9亿年历史、有“活化石”之称的中国特产物种。1928年,广州中山大学生物考察队首次在广西发现这一物种。2002年,科研人员在罗坑发现百姓们口中所称的“落水狗”便是极其珍稀的鳄蜥,这是广东首次发现。

  据罗坑保护区的于工程师介绍,国家林业局于2004年进行过一次全国性的普查,最终发现中国野生鳄蜥仅有1000只左右。而罗坑自然保护区内就完好生存着约240只野生鳄蜥,约占全国数量的四分之一。因此,曲江罗坑保护区是目前中国野生鳄蜥分布较集中、数量最多、栖息环境最好的地区

  谷立辉李赟邓国柱

谷立辉 李涛 赖南坡

     相关链接
    ·官方澄清“珠三角9城市将合并”消息属外媒
    ·广东副厅级官员称工资买不起房 儿子睡奶奶
    ·广东某银行多地储户存款被清零 系操作失误
    ·“三点式”美女举牌卖神医 年薪千万寻买主(
    ·黄华华:限制买车削弱幸福感 将整顿改革公
    ·广东佛山调查:3成90后务工者春节后不愿再
    ·广州警方被质疑造伪证 致四名少年获罪入狱(
    ·领导干部应从“熊牛论”中听到什么
    ·丹霞山申遗成功后游客首破300万 旅游收入6.
    ·广东丹霞山元旦间出现云海景观 如置身仙境(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