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委、市政府在解放思想大调研中,紧紧扣住汪洋同志在清远调研时提出的“清远要争当山区科学发展的排头兵”的目标,集思广益,深入研究,探寻破解发展难题的新路径——具体体现为“四个化”和“三圈四带五园八大支柱产业”等一串醒目的数字。
清远市委书记陈家记说:“为了不负众望,不辱使命,在创造令人瞩目的‘清远现象’的基础上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我们迫切需要从战略的高度,对发展定位和思路重新进行科学的思考和论证。”
由清远市领导牵头的9个专题调研组分别写出了关于加快工业化进程推进现代工业化体系建设、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破解“三农”问题、进一步加大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区域一体化、关于加强城市管理推进“绿色经济强市、岭南宜居名城、华南休闲之都”建设、关于加大节能减排降耗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推进可持续发展、关于深化改革破解阻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关于建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完善干部政绩考核评价办法等11篇调研报告。省委党校副校长陈鸿宇认为这些调研报告突出了“四个化”的战略,即工业园区化、农业产业化、城镇特色化、管理人性化,这是清远“三化一园”战略在新的历史背景下的继承发展。他还提出,清远推进“四个化”应在区域上实行非均衡发展,首先重点突破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南部地区,清远的南部正是“环珠三角经济带”。清远应优先发展外向型经济,与广州建立战略联盟,发展资源型产业、高科技密集型产业,超前发展服务业。
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院首席专家刘红松带领研究团队对清远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帮助进行产业集群及发展战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清远的战略定位是“三圈四带五园八大支柱产业”,从而有效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三圈”:首先是南部经济圈,包括市区、高新区、清城区、佛冈县以及清新县清西平原,这个经济圈是全市的中心区域,也是全市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发展的方向是着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发展高端产业,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其次是中部经济圈,包括英德、阳山和清新北部,发展的方向是重点打造好发展的软硬环境,承接好珠三角产业的梯度转移;再次是北部“三连”经济圈,包括连州、连山和连南,发展的方向主要是以共建民族工业园为载体,吸引投资,打造精品产业,同时承担好生态屏障的功能。“四带”:分别是北江沿岸经济带、清连高速经济带、京珠高速经济带、清佛公路经济带。“五园”:清远市在工业园区建设方面,重点是壮大清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建佛山(清远)产业转移园、台湾工业园、华侨工业园和民族工业园等四大工业园区。“八大支柱产业”:包括再生能源(如水电)、电子制造业、环保建材业(陶瓷、水泥)、有色金属回收加工、汽车配件、制药业、食品加工、观光旅游等。(编辑:吴珊) 记者/梁有华 特约通讯员/华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