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15万元建好了水塔却闲置不用
■新闻调查
近日接到线索称,在湛江市遂溪县界炮镇金围村委会辖下的洋高村,一些村民因怀疑附近一家农药公司“污染饮用水”,数年持续不断上访。虽经县、市、省三级环保、卫生检验部门出具权威检测报告,证明井水未被污染,而且检测出来的指标同农药污染无关,但当地有关部门迫于少数村民持续上访的压力,仍违心向这家公司发出停产整治通知。为此,这家企业近年来被迫数度停产,遭受严重损失。当地有关部门也是左右为难,饱受困扰。
近日,记者对事件进行了调查。
村民:
村干部说井水里有农药
2月14日上午,记者以过路人身份来到洋高村,在村民吴党家的井边,记者以口渴为由向其讨要一杯水喝,吴随即从井里打了一碗水端给记者。记者问道:“外面都在说你们井水有农药,能喝吗?”吴党说:“这水清甜的,你放心喝。什么农药到了井里,那都是村里有些人想搞事闹出来的。你看,我几个邻居不一直是喝这井里的水吗?”在村民吴华凤家,记者恰遇一个10岁左右的小姑娘来打水做饭,记者问:“听说井水里有农药,你知道么?”“不知道。”
而在界炮镇政府大院内,记者看到陆续有10多名洋高村村民前来取水,记者向其中一位问道:“你家的井水不能喝吗?”他说:“我也不知道,反正村里干部说井水里有农药,要我们到这里打水。”
据记者调查,洋高村井水被污染的传闻最早起于2006年,当时村民口口相传:离村庄1公里外的春江生物化学实业公司(以下简称“春江公司”)生产的剧毒农药渗透到井里,谁再喝井水会被毒死的。自此,一股恐慌情绪在村里弥漫,一些村民开始买水,一些村民则集体到界炮镇政府大院内取水。而一些村干部则组织部分村民到遂溪县、湛江市、广东省层层上访,要求迅速关闭“造成严重污染的春江公司,为村民解决喝水问题。”
春江公司对此却感到委屈,该公司副总经理吴志仁说:“工厂已经存在10多年了,我们的产品没有一样是剧毒产品,况且我们只是分装杀虫剂、杀菌剂等农药,并不从事生产,也没有废液排放,怎么就渗透到井水里啦?离工厂最近的木棉村没有人提出井水受污染,反而1公里外的洋高村却被污染了?其实关键问题是我们老板也是洋高村人,在村里得罪了人,有些人心术不正,想借题发挥搞事。”
据了解,应村民和企业双方要求,2007年4月30日,遂溪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遂溪县卫生检验中心分别在春江公司厂房内、洋高村、木棉村抽取了8份井水样品进行检测,在其出具的《卫生检测报告》中,记者看到,在总共20项受检指标中,并未显示井水受到农药污染,检测结论为“所检项目中浑浊度、ph、铁不符合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遂溪县环保局副局长陈贵说:“检测出的问题在湛江地区具有普遍性,纯粹是水质的问题,与所谓农药污染无关。”
环保局:
让企业停产我们也很难受
对遂溪县相关部门的检测结论,洋高村一些人并不信服,他们怀疑企业收买了检验人员,因此,集体取水、上访行为仍一直持续至今。
“后来我们又委托湛江市卫生检测中心到洋高村抽检,结论大致类似。面对科学的检测结论,我们无法对企业立案,但因为一些村民不断上访扩大影响,我们只能找其他理由口头通知企业停产,说实话,这样做我们自己都觉得很难受。”遂溪县环保局副局长陈贵说。
遂溪县副县长万益介绍,自洋高村群众反映该村井水受污染不能饮用以来,县政府、环保局十分重视,采取了有力措施,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为平息一些村民情绪,2007年4月10日,遂溪县环保局向春江公司发出停产整治通知,同年12月28日,又下达了限期治理通知。在政府动员下,春江公司投资3万多元改建废水沉淀池,提高循环水使用率。
虽然没有证据表明洋高村饮用水受污染,但当地有关部门出于安慰村民情绪的需要,从2007年5月开始,由春江公司出资、界炮镇政府组织运水车为群众送生活饮用水。遂溪县水利局在洋高村连续打了两口130米深水井,经有关部门检测,除ph、铁超标外,其余项目均达标。
然而上访仍在继续,并引起了省有关部门的重视。据介绍,去年6月5日,省人大一位领导带领几名专家赴洋高村对新打的深水井井水采样送广东省疾控中心检测,检测结果为:ph偏低、铁偏高,其余检测项目均合格。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自洋高村群众反映“农药污染”问题近两年来,遂溪县委、县政府以及有关职能部门曾5次召开现场会解决群众饮用水问题,7次进村入户商讨具体方案,力图化解矛盾。
企业:
对一心要搞垮公司的人真的束手无策吗?
去年9月,在政府的动员下,春江公司出资15万元在洋高村建了一座水塔,深水井至水塔的水管也已安装完毕。按理说,洋高村群众可以放心饮水了,无需再担心“农药污染”问题。但近日记者在该村看到的实际情形是:簇新的水塔孤零零耸立在村里,一排水龙头被塑料纸包裹,并无启动的迹象,而一些村民仍然来往穿梭于取水路上。
据记者了解,近两三年来,洋高村民在个别村干部组织下对春江公司采取过几次过激行为,其中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08年的大年初一,村民在春江公司大门口挖了一个大坑,使其车辆和人员无法出入。一个多月后,由于政府的介入,事态方告平息。几年来类似的事多次发生,每次春江公司都被县环保局口头通知“停产整治”,目前,春江公司仍处于停产状态,该公司副总经理吴志仁说:“公司合法经营,出于企业的道义,我们已经出资在村里做了许多有益的事。现在公司被环保局叫停,我们很无奈。除经济损失之外,200多名工人也处在失业状态。难道为了满足某些人的无理要求,企业就要一直当冤大头吗?对那些一心要搞垮公司的人真的就束手无策吗?工人无端失业不也是不稳定因素吗?”
据他透露,实际上,井水有没有污染很多村民已经了然于心,一些人仍然坚持到镇政府大院取水其实是在做秀,特别是上面来人的时候,村里个别人就在盘算怎样把事搞大。遂溪县一名参与处理此事的干部对记者透露说:“洋高村个别有能量的人和工厂的积怨太深了,一次开现场会,有人就露骨地说‘只要我还有条命,这个工厂就别想开’。”
遂溪县副县长万益说,维护企业合法经营权益和维护社会稳定都是政府的责任,在解决洋高村饮水问题上,政府可谓已经尽力。“深水井已打好,水塔也已建成,但有些村民仍提出要关停或迁走企业,我不知该怎样对他们说,总之政府要依法行政,做事要于法有据。”他说。
汕头大学社科部主任程家明教授就此事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当前社会呈现利益主体多元化趋势,对各级政府执政提出了新的命题,对执政能力也带来了新挑战。在一些地方尤其是基层,在处理错综复杂的矛盾时往往以“不出事”、息事宁人为准则,不敢理直气壮地依法行政,甚至做出牺牲“小众群体”利益的决策。在遂溪“环保事件”中,一些村民或受蒙蔽、或受裹胁,某些人更可能认为“闹一闹、甜头到”。对他们的非理性行为,基层政府若一味迁就,将使其利益诉求不断放大,侵害了企业的合法权益。这样做,不利于经济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真正的和谐稳定。
编辑:钟素萍 杨建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