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近日在阳江透露,目前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远洋贸易商船——“南海Ⅰ号”的试发掘方案,日前已经获得国家文物部门的批准。古沉船的开箱发掘工作,可望于明年与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开馆同步进行。
张柏表示,“南海Ⅰ号”试发掘要在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实施,发掘中不但需注意瓷器、铁器等文物的安全,更需特别做好保存难度大的软体文物的出水保护工作。他说,试发掘具体在何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决定。“如果条件允许,建议力争试发掘与博物馆开馆一起进行,给公众更多惊喜。”张柏说。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助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魏峻博士介绍,按照国家文物局的意见,试发掘方案局部修改工作目前已经基本完成,省文物部门组织的技术、人员、设备等方面前期准备正在进行中,预计明年3月可以满足试发掘条件要求。他透露,省文物考古部门不惜重金,为“南海Ⅰ号”开箱发掘采购先进设备,包括价值180万元的进口三维激光扫描仪,借助这一仪器,文物测量手段将实现新的突破。
记者获悉,广东海上丝路博物馆建设捷报频传,为明年开馆创造了有利条件。博物馆陈列大纲经省有关专家论证五次,五易其稿,已于今年5月获得通过并报市政府批准。由广州美术公司编制的装修、陈展设计方案通过聘请省专家论证三次,于今年8月初获得通过,公司上月已进场施工。博物馆安防工程于今年8月获省论证通过后,在10月底获得批准。“水晶宫”水下观察窗和水下照明窗亚克力胶板已完成安装七成工程量,计划明年2月底完成,明年3月初可灌注海水到原设计浸泡高度12米。市文广新局负责人透露,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将于明年7月底前竣工。
编辑:钟素萍 记者/张文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