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册里有不少照片是毛泽东很少面世的生活照。记者陈春栩翻拍 相册做得很简单。记者陈春栩 摄 广西新闻网记者陈春栩 100多张三四十年前的老照片,能传达什么?南宁市民冯先生认为,他家的这些老照片,不仅再现了一代伟人毛泽东的风采,也充分体现了那个时代的许多特殊性。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再看这些老照片,更让人感慨万千。 不少照片很珍贵 8月7日,记者在冯先生家看到一本极其简单的相册,都是黑白照片,尺寸也都不大。所谓相册,也不过是用白纸订成厚厚的本子,每页按照片位置划开几个角,把照片摆好,并在边上编号、标注。用作相册的白纸纸边已经泛黄,但相册中的照片却都保存良好,照片中的主角,无一例外,都是毛泽东。 就是这么一本简单的相册,却成了那个特殊时代的特殊记忆。 冯先生告诉记者,照片是他的父亲在上世纪70年代陆续得到并保存起来的,原先有近200张,后来有一些不见了。记者清点了一下,剩下的照片仍有160张,基本上都是毛泽东的工作照,其中不少还是较少见的,如在行军途中和检阅部队的一些照片等。 虽然照片基本上都比较清晰,但从其中的几张照片看得出来,被冯先生认为是文化系统内部一手资料的这些照片,有一部分是经翻拍之后再冲晒的。但根据当年的生产和影像水平,能得到这么一套照片已属不易,所以他认为,这老照片依然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特殊工作成就特殊收藏 由于冯先生的父亲还在山西老家的农村里,冯先生代父亲向记者讲述了照片背后的一些故事。记者了解到,冯先生的父亲能在那个照片还不甚普及的年代得到近200张毛主席的照片,完全是因为他工作的原因。 冯先生的父亲1962年从西安美术学院毕业,1964年分配到宝鸡市眉县文化馆,此后一直到70年代末的十几年间,他父亲的主要工作就是画毛泽东的画像。当时,文化系统内部就晒了一些毛泽东的照片作为画像的原始资料,而他父亲画完后把照片都保留了下来,所以才有了如今这份收藏。 因为受当时的条件限制,彩照、甚至黑白照都不可能大规模冲晒、放大。而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崇拜毛主席的人们却都想把毛主席像挂进家里,再加上各地宣传的需要,专门给毛主席画像的工作便应运而生。 那时候,大多数人都没亲眼见过毛泽东,冯先生的父亲是;给毛主席画像;的,家里又藏了那么多的毛主席照片,而且到处张贴的毛主席的版画、油画、甚至大幅的壁画,都是出自冯先生的父亲之手,这都让他们一家充满了自豪。 冯先生说,虽然父亲画了十几年的毛泽东像,但却从来没见过毛泽东本人,这也成了他的一大遗憾。 把老照片当成传家宝 那个特殊的年代过去后,因为不需要画毛主席像了,冯先生的父亲把这些资料照片编注成册后,就放到了箱底。近日,冯先生回老家时,看到相册还躺在箱子里。 冯先生表示,不知道父亲当年给毛主席画像的时候是什么心情,自己对毛主席充满崇敬,他尤其喜欢毛泽东的诗词、书法。所以,虽然不知这份收藏的价值如何,但他认为,这些黑白照很有历史意义,他会把这本相册当作传家宝保存下去。 记者在网络上查询后了解到,民间对毛泽东的收藏主要集中在画像和徽章上。收藏毛泽东的照片到百张以上的未见有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