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河北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提升“传统”培育“新兴”探索河北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之路(下)
2009-08-04

弥合;断点;,推动钢铁优势转化为装备制造优势
气温虽然居高不下,但位于大厂的首钢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却没有因此止步。投资20亿元的首钢机电公司搬迁项目,是基地的第一个项目,达产后,将形成年产7万吨的设备生产、机械加工能力,成为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大型冶金装备制造业基地。
;作为重大装备制造业项目,其生产车间建设要求近乎苛刻。长255米的金属结构车间,最大跨度达36米、最大承载吊装达250吨。;工作人员介绍。;重大;二字,弥足珍贵。因为对于我省钢铁装备业来说,主要产品为单台、单件的小型冶炼、轧制设备及配件,成套性、大型化的装备几乎是空白,对钢铁企业的支撑和服务能力较弱。首钢机电公司整体搬迁至大厂,即将实现这一历史性的突破。
在我省,钢铁产业与装备制造业之间,还有很多的空白和断点需要弥合。省政协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王金洲提供的一组数据发人深省:
装备制造业对钢铁产品需求较大,但由于钢铁产品结构和装备制造业原料需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产业;断点;,上下游关系不紧密,河北钢铁大省的优势没能充分发挥出来。从金属制品看,我省是全国重要的管道装备制造基地,年生产能力2500多万吨,但管道装备所需绝大部分钢材原料要从外省购进。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看,我省是国内最大的皮卡车生产基地,但由于产业链条短、配套能力弱,70%以上的配件需从省外采购。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钢独大;,邯郸与河北产业结构相似。如何依托钢铁优势,发展装备制造业,资源型重工业城市邯郸正在努力探索。
近日,邯郸市出台;装备制造产业倍增计划实施意见;,重点谋划成峰装备制造产业新城和管、件、机、车、罐;五大基地;,打造燃气储运设备、专用汽车、球墨铸管、无缝钢管等;十大产品;,用3至5年时间,形成年产1000万吨装备管件、10万台套大型设备生产能力,建成亚洲最大的管材基地和全国最大的标准件基地。近几年,邯郸市安排装备制造项目95个,总投资321亿元,项目数量居各产业之首。今年上半年,该市装备制造业投资规模首次超过钢铁业,成为该市工业投资第一大行业。1至5月份,装备制造业完成投资52.9亿元,同比增长71.4%,占全市工业投资的21.8%,同比增加5.8个百分点。
;加强钢铁产业与装备制造业的信息沟通和合作,鼓励、引导钢铁企业深入研究开发装备制造业所需钢材品种,为装备制造业的振兴提供原材料支撑。;省政府参事室副主任陈荣说,宝钢、鞍钢、武钢、攀钢等企业已经与我国大的汽车制造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随着国家相关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出台,装备制造企业和钢铁企业合作发展的空间会更大,我省应该积极推动钢铁企业与装备制造行业的大企业结成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开发钢材新品种,与用户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建立稳定的供需关系,实现装备制造自主化。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谋划长远,用更多的力量培育;新兴装备制造;
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立时教授说,依托新能源发展装备制造业将是未来发展趋势,谁把握住了这一点,谁就将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得先机。
从世界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趋势看,新能源最具发展潜质,有可能成为未来价值最大化的产业。美国公布的经济振兴计划5个主要方面中,每一项都与能源有关。
在国内,江苏公布了《新能源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其中;海上绿色三峡;风电计划得到了国家;973;计划的支持,大连也计划建设世界级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1
  • 2
    •  相关链接
      ·河北省加强手足口病重点区域防控
      ·河北强化猪流感防控
      ·河北:无公害产地100%建立投入品安全使用制
      ·从"五一"开始石太双向游凭有效证
      ·河北:一季度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6%
      ·今年劳模有些"不一般":技能型人
      ·第二届全省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推荐活动启动
      ·防控人感染猪流感疫情 全省医疗机构启动发
      ·河北将斥巨资治理“三废”,确保实现“十一
      ·胡春华:全力以赴抓好项目建设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