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黑龙江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孙永波与公安部走访慰问组同我省公安英烈及家属座谈
2009-08-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7日上午,省公安厅召开全省公安英烈家属和公安英模、公安英模家属代表座谈会。一场座谈会,情深意长。“省公安厅和各级公安机关就是你们的家,希望你们常回家看看。”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孙永波的一席话,令来自全省的10位英烈家属和英模代表为之动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公安部慰问组组长公安部国保局副巡视员刘红燕同志向全省公安英烈家属、英雄模范和全体公安民警表示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慰问。并向公安英烈家属发放孟建柱部长的慰问信、发放纪念牌匾、发放慰问金,向英模和英模家属代表发放慰问金。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tujian.org

  田秀全烈士妻子朱韫华在座谈会上说,各级领导和同志们对我们英烈家属一直都很关心,昨天,我的女儿也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我感到很欣慰。革命烈士张志耀的儿子,现任东宁县公安局局长张平在座谈会上感慨地说,我深切地感受到大家没有忘记公安英烈,也没有忘记英烈后代。作为英烈后代,我不能辜负各级领导的期望,继承父亲的遗志带领我们英雄的团队,牢记使命,扎实开展服务创新保平安,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孙永波同志语重心长地说,我作为逝去的公安英烈的战友,时刻都能感受到公安英烈家属们背负和承担着常人无法克服的困难。黑龙江公安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广大公安民警家属的关心和支持。因公牺牲民警都是家里的顶梁柱,英烈家属们承担着养育子女等诸多家庭重担,很不容易,这是正常家庭不可想象的。你们所表现出来的坚强意志和思想觉悟,值得我们每一个同志学习。你们的感人事迹令全省公安民警感动。省公安厅感谢你们,全省6万多公安民警感谢你们!全省各级公安机关会一如既往地关心、关怀广大公安英烈家属,会尽力帮助你们解决工作、生活上的困难。我们将大力弘扬公安英烈精神,永葆人民警察忠诚本色,以非比寻常的决心干劲,以非比寻常的过硬措施,以非比寻常的工作成效,努力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有747名民警因公牺牲,其中141人被批准为革命烈士。自1980年全国公安机关开展立功创模活动以来,我省共有67名民警被授予一、二级英模称号。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7日下午,公安部慰问组将在哈尔滨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王小溪和省公安厅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陈晓林的陪同下来到哈尔滨市,走访慰问烈士宋滨喜母亲夏海琴、英模张云涛同志。明天,公安部和省公安厅慰问组将在哈尔滨市宾县明西陵园——省公安英烈公墓举行祭奠仪式。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tujian.org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孙永波与公安部走访慰问组同我省公安英烈及
    ·黑龙江规定医院感染事件要在规定时间上报
    ·1-7月份我省垦区工业生产持续增长 工业经
    ·我省2010年度计划招录公务员3506人
    ·大庆市打出现代农业"组合拳"旱年种出吨产
    ·我省成全国最热门旅游地区
    ·哈尔滨规范办学:严禁在职教师搞有偿家教
    ·黑龙江严抓血液透析质量 透析病历至少保存5
    ·黑龙江省中专可招免试生 高职高师补录9月中
    ·黑沪两省市签订进一步发展长期稳定的粮食产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