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湖北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武汉高校启用反剽窃软件杜绝论文抄袭现象
2009-04-30
--> .union .union TD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记者陈文君 大学生记者朱娟娟 实习生曹瑜 方针 图为:一旦发现抄袭内容,反剽窃软件将毫不留情地揪出来 记者叶茂林摄   今年,学位论文中有剽窃内容的研究生将要心慌慌了——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工程大学等高校的研究生院将启用“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检测。  为何要研发“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目前学术界的不端行为到了何种程度?近日,记者近距离与反剽窃专家接触,就此进行了探访。  海量信息中揪“小偷”  电脑比人脑更管用  根据2008年国际反剽窃大会给出的定义:凡是会引起原创性误会的均称为剽窃。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硕士导师沈阳副教授,曾申请和获得等多项反剽窃专利授权,前日,他向记者介绍了我国反剽窃工作的现状。  他说,20世纪90年代后,互联网的普及,包括搜索引擎、文献资源库、翻译软件的大量涌现,导致剽窃现象快速蔓延。过去,论文剽窃多靠人工发现,实际上,编辑难以从互联网的海量信息中找到稿件的剽窃来源,也不可能熟悉相关稿件的细化研究领域,这使得剽窃作品被查出的风险较小。  但借助先进的反剽窃检测工具,情况就不同了。2008年4月,沈阳副教授自主研发了“ROST反剽窃系统”软件,目前已在全国20多所高校院系推广和100多家期刊社使用。该系统多次抽样检测表明,大专院校内,学术抄袭现象严重,从教师到博士、硕士、本科生,抄袭的程度逐步递增。  一次随机检测触目惊心  全文剽窃的论文占了两成  近一年来,沈阳副教授借助反剽窃系统,开展了对学术剽窃现象的专门检测:以一所部属高校的学生和教师自由命题论文为例,783篇论文中,涉嫌抄袭者过半:全文剽窃的论文有161篇,占20.4%;段落剽窃256篇,占33.2%。其中一个院系的30篇博士学位论文中,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有4篇,绝大多数论文存在标注不规范的问题,没有一篇论文完全符合规范。  在近期计算机领域的一次大型国际会议征稿过程中,“ROST反剽窃系统”随机检测了6篇论文,其中1篇论文内容就属于全文抄袭,抄袭者仅在标题中增加了一个词汇。  学生自己的看法或许更能说明问题。沈阳副教授的工作小组,对一所重点院校450名本科生进行了“剽窃行为的自我评估”调查,自认为“经常”剽窃的学生占32.84%,“较多”剽窃的学生占46.15%。  “火眼金睛”的反剽窃软件  论文雷同到什么程度构成抄袭?前日,记者体验了“反剽窃系统”操作。“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的比对数据库,基本覆盖了中文科技学术文献。记者看到,该系统页面左侧,一篇《***现状及对策》的论文正在接受检测,右侧来自比对库的一篇《浅谈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问题》马上与之对应,两篇文章内容一致处显示为蓝色,一目了然。诊断结果显示为:文字复制比6%,诊断类型属“轻度句子抄袭”。  据了解,该系统根据重合字符数量与文字复制比,分为轻度句子抄袭、句子抄袭、轻度段落抄袭、段落抄袭、整体抄袭5类。此外,还有针对数据篡改、内容伪造、引用杜撰等方面的多个检测指标。  是否构成剽窃,仍靠专家定论  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的启动,在学生中引发不小反响,除了叫好声外,还有学生困惑:由于不清楚该系统如何检测,会不会被“误杀”?  华中科大研究生院学位办工作人员介绍,学校引用该系统,只作为初筛工具。对疑似问题论文,系统将自动生成检测报告单。“论文是否合格,最终还要由学位审议委员会专家鉴定。”  华中科大表示,一旦发现研究生学位论文存在不端行为,按其严重程度,学校将视情节严肃处理,直至取消其学位申请资格。  杜绝论文剽窃要从源头遏制  相对于人工筛查,反剽窃系统展现了充分优势,但它在技术上仍有一定的局限,比如对跨语言剽窃行为的检测。在广泛应用这种技术手段之时,人们不禁反思,学术不端行为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范先佐教授说,过去高校科研经费有限,但还是出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科研论文;但现在,国家对科研投入的经费大大增多,产出的却是大量东拼西凑、数据不准确的学术垃圾。这种低水平的论文会贻害社会。  他说,造成抄袭、造假等行为的深层原因,与整个学术界的浮躁风气有关:争课题、拿经费、评职称,都与学术成果、论文发表捆在一起。“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下,还有多少学者坐得住冷板凳,潜心搞学问?这种环境迫使一些师生做出学术不端的举动。”  范教授说,新技术对遏制学术不端行为有一定作用,但这属于事后控制。关键还是要从源头上着手,要改善评价体系太过硬性与指标化的现状,形成一套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
     相关链接
    · 武汉京剧陷尴尬:人才青黄不接 市场之路艰
    · 京剧艺术家关正明逝世
    · “放心工程”何时长久放心
    · 武汉质监局抽检米粉:22.7%二氧化硫超标
    · 多学科协作“复活”2000年前编钟乐舞 可开
    · 宜昌摧毁特大传销团伙 辗转川陕豫湘抓获头
    · 湖北民院原党委书记二审维持原判入狱15年
    · 形形色色的“丐帮”揭秘 可怜扮相多为精心
    · 武汉人月底可到三大天然泳场游泳 最低收费
    · 武汉首个江中天然泳场开放 同时供3700人畅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