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冯炯华在自治区副主席张来武的陪同下,首次对宁夏全区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工作进行视察
5月21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冯炯华在自治区副主席张来武的陪同下,对宁夏全区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工作进行视察。这是自治区人大常委会首次对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工作进行视察。
视察组成员先后冒雨深入到平罗县、青铜峡市的6个乡村、企业和创业项目点,走访部分科技特派员和农民群众,详细了解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实施情况。看到科技特派员们充满自信的眼神,听着农民群众发自内心的感激,冯炯华深有感触地说:“宁夏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条件艰苦,比起其他省区来,干成一件事情往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汗水与心血,取得这样的成绩,难能可贵,来之不易”。
办公室少了一名工作人员,社会上多了一个企业家
2002年9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响应国家科技部提出的在西北地区率先推行福建南平科技特派员制度经验,结合全区“三农”问题的实际,系统设计了“宁夏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工作战略,支持、鼓励、协调、引导行政事业单位的农业科技人员、外来人才、离退休专家、农村乡土人才和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投身农村生产第一线,围绕自治区确定的枸杞、清真牛羊肉、奶业、马铃薯、瓜菜五大战略性主导产业和优质粮食、淡水养殖、葡萄、红枣、农作物制种、优质牧草等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全面开展科特派创业行动。 为保证科技特派员真正下得去、留得下、干得好,宁夏搭建了行政、社会、市场“三线推进”的工作架构,在用人机制上,坚持双向选择而不是政府硬性指派,实行了保证国家干部身份、编制、工资、福利待遇和工作岗位不变的“三保两优先”政策,在晋升职务、职称评优选先上优先考虑,以保证科技特派员安心创业。同时将科技特派员工作业绩与个人利益挂钩,既要求他们通过创业为农民谋取利益,又允许他们获得合法的收益,政府不干涉特派员的经营活动。自治区财政每年安排4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项目带动,概括起来就是“立足科技项目,突出科技创业;实施体制创新,注重金融推动;坚持市场导向,实行三线推进”的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宁夏模式”。
正是这个享誉全国的“宁夏模式”,不仅使宁夏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获得了“南有福建南平,北有塞上宁夏”的美誉,更使宁夏在创业行动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由星星之火成为燎原之势。 转眼五年过去了,宁夏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攒下的是一串串凝聚着汗水、心血的沉甸甸的数字:
——宁夏全区科技特派员动态调整为1094名,累计实施创业项目512个,形成经济组织230个,创业示范146000户。按宁夏科技厅厅长、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桓的说法:“办公室少了一名工作人员,社会上多了一个企业家”;
——宁夏全区由科技特派员创办的企业和合作社实现就业人数2500人,人均年薪8600元,全年累计支付临工工资2244万元,相当于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8000人。科技特派员在带动农民增收的同时,个人获利3316万元,实现了农民和科技特派员“双赢”;
——宁夏全区累计推广科技特派员创业项目新技术554项次,引进新品种1100个次,缩短了试验、示范和推广周期,提高了科技的贡献率和土地的产出率,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宁夏全区科技特派员创办农业企业128家,领办各类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102个,提高了农民的抗风险能力和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科技特派员个人累计投入创业资金达2.6 亿元,获得各类金融贷款支持1.4亿元,带动了其他各类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和转移,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市场运行机制初步建立。
——2006年9月,宁夏被确定为科技部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科技特派员合作项目“中国农村科技扶贫创新与长效机制探索”的重点试点地区之一,每年获得支持70万元;
…… 2006年7月,在福建南平召开的全国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会议上,国务委员陈至立和国家科技部、人事部对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中的“宁夏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称赞宁夏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张来武诠释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理念
宁夏科技厅厅长、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桓说“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达到了政府满意,科技特派员满意,广大农民满意的共赢效果”
科技特派员,广阔天地里大有作为的明星
平罗县兴林农牧有限公司,科技特派员郭跃军笑着说:“机关是回不去了,就在这点干了”。
2007年5月14日,《光明日报》发表了著名记者庄电一的文章《科技特派员激活宁夏农村“一池春水”》,文中写到:“胸佩特制胸牌,身藏致富绝技,常怀富民之心,奔走果园牛棚,有公职身份却甘当农民,不是农民却比农民脸黑,这些常年活跃在宁夏广阔农民间的“特殊人物”,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科技特派员”。
5月21日,在平罗县兴林农牧有限公司,科技特派员郭跃军告诉记者,他是平罗县科技局的干部,2002年双向选择时成为第一批科技特派员,这几年,他几乎很少回机关,整天泡在乡下,领着农民引进水稻优良品种,建立育苗基地,进行水稻旱育秧规范化栽培,使水稻的价格每斤提高了2—3分钱。这两年,他又联合29名村民入股,建起了2.1万平方米的奶牛养殖场 ,买了100头“外国牛”,去年牛场实现产值300万元,他和农户都挣上了钱。问他还有没有回机关坐办公室的打算,他笑着说:“回不去了,就在这点干了”。
在宁夏农村,象郭跃军这样的科技特派员有1000多个,他们一头连着农户,一头连着市场,推广新技术,引进新品种,采取新工艺,使用新设备,不断推陈出新,使一大批科技成果直接应用到农业生产领域。 受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重奖20万元的科技特派员杨奇博士在南部山区牵头组织实施肉牛品种改良产业化项目,四年来,直接培训发展肉牛科技示范户近5000户,辐射带动3万多农户实现饲养良种牛净收入7000万元;在中卫城区,有30多名来自农技推广部门的科技特派员,围绕设施蔬菜主产业做文章,中卫番茄销到了哈萨克斯坦;来自中宁县的黄大红、康本国等21名科技特派员,通过研究推广枸杞生产防病新技术,改造、引进晾晒烘干筛选设备,不仅提高了鲜果的品质,减轻了茨农的劳动,还实现了加工企业和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直接推动了传统支柱产业的改造和升级。
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的开展,也改变了他们的创业理念,变被动创业为主动创业。在永宁县,44名科技特派员中有38名从事设施园艺创业,通过成立农村合作社和专业协会等形式,覆盖带动全县27个行政村的1.6万农户共同参与林果蔬菜种植。银川市3大水果经销商在永宁建起了1500亩的设施种植科技示范基地和果品、蔬菜收购、加工、配送及销售服务体系;青铜峡市邵刚镇科技特派员发挥专业优势和团队精神,抓市场、联企业、促农户,实行“产、供、销”一条龙经营服务,销售到辽宁、四川、上海、广东、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苹果达500万公斤,使甘城子牌苹果走出国门,打响了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也为大中专毕业生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就业之路,全区259名大学生科技特派员活跃在农业生产第一线。毕业于宁夏农学院的平罗大学生杨进举从6头奶牛起家办起了养殖场,去年,他又办起了流动兽医门诊,出诊1800多次,为养殖户挽回经济损失10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乡村兽医;彭阳县的张迪、王烈辉等11名大学生科技特派员已成为当地菌草发展和信息化开发应用的中坚力量,尤其是菌草技术本土化和标准化的实现和新品种的不断引进、消化和推广,使菌草发展成为彭阳县新的支柱产业。
在青铜峡市邵刚镇,全镇92名干部中有65人作为科技特派员进驻18个行政村带领农民开展科技创业,可以这样说,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成了全镇上下的主要工作和主导产业。谈起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的感受和启示,镇党委书记、镇长蒯文普做了这样的总结:政府的重视是创业的前提,良好的项目是创业的载体,科技的支持是创业的保证,金融的支持是创业的关键,利益共同体是创业的生命力。
然而,在采访中,记者感受最深的还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使宁夏的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生发出一个个亮点;是一种为人民谋福祉的责任和义务使宁夏的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走上了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轨道;是一种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精神,使宁夏人民充分感受到破解“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党和政府的大爱。
大爱无言,希望永远在路的前方!
毕业于宁夏农学院的平罗大学生杨进举从6头奶牛起家办起了养殖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