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济南2月3日电(记者潘林青、吴书光)在新的一年,困难群众有什么喜悦和期盼?记者日前来到山东一些地方实地采访,听到了当地部分困难群众的心声。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马兰屯镇坝子村村民黄礼广是当地有名的困难户。他告诉记者,当地政府部门除了经常给他送生活必需品和慰问金,还帮他找了一份打扫卫生的工作,每月有几百元的工资。
“多亏有了政府的照顾,现在我再也不用为吃穿发愁了,我新年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多挣点钱,再提高一下生活水平。”黄礼广说。
2010年,山东提高了农村和城镇居民的低保标准,着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据山东省民政厅统计,截至2010年底,山东城市低保人均月补助177元,比上年提高16元;农村低保年人均月补助74.5元,比上年提高12.5元。
山东省滨州经济开发区杜店街道办事处马坊村村民刘玉祥今年61岁,是一名五保户,目前住在杜店敬老院。
2010年7月建成的杜店敬老院共有四层,宿舍、餐厅、娱乐室、卫生室、浴室等设施一应俱全,每个宿舍有20多平方米,设置了两个床位,宿舍内有暖气、液晶电视、衣柜、卫生间等设施。
“现在吃得好、穿得暖、住的房间也敞亮,这样的条件以前连想都不敢想。”刘玉祥说。
滨州市民政局救灾救济科科长牛希国说,自2006年起,滨州市累计投入资金2.45亿元,对全市83处乡镇敬老院进行集中改建、扩建和新建,大大改善了五保供养条件。
“年龄大了容易生病,我的新年愿望是国家能进一步提高五保老人的医疗报销比例,让我们能够享受更好的医疗待遇。”刘玉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