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比电话亭略大的黑色机柜,就拥有800台普通电脑的运算能力;被命名为“魔方”的超级计算机拥有42个这样的机柜,每秒钟能完成超过200万亿次运算。昨天上午9时,这台运算能力排名亚洲第一、世界前十、国内首台“超百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由北京海淀运抵上海张江,开始为期一个月的安装。目前,300多家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工程、科学研究和新产品研发的用户单位正等着“借脑”攻关。
造价2亿元的“魔方”分装上5辆集装箱卡车,前天凌晨从制造商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启运。随行30多人昼夜兼程,负责“押运”的公司副总裁聂华30多个小时几乎人不离车,“除了在临沂遭遇一场特大暴雨,一路平安”。在上海超级计算中心,工作人员连续几个月为“魔方”准备三期工程机房,2000多平方米场地整饬一新。京沪双方交接后,从每个集装箱中搬出了100多个箱子,这些模块化的“零配件”将在新机柜中完成组装。
“魔方”算得神速、算得精准,是CPU芯片的高密度集成。一个机柜里面有5个“抽屉”,每个“抽屉”可插入10个“刀片”般的芯片组,每个“刀片”上又集成了4枚“四核芯片”。这样,1个芯片组上的运算能力就相当于16台普通电脑,1个抽屉就是160台,1个机柜就是800台。上海超算中心副主任李根国介绍,整套“魔方”除了拥有42个布满芯片的主机柜,还有10个用于机柜间联合运算的网络机柜,以及约15个存储机柜。单单连通这数十个大机柜,就需要网线3万米左右,工作量巨大。
超算是高端研发的必备工具和战略资源。“十五”期间,上海超算中心二期工程部署了曙光4000A超级计算机,每秒运算10万亿次,但早已处于饱和运行状态,目前各研发单位等待上机作业的总需求高达50万亿次。而有了“魔方”,上海超算的“脑力”增长了20倍,2个机柜就抵得上老机组的全部运算能力,缓解了“排队计算”问题。超算中心副主任袁俊介绍,在上海着力发展的九大高新技术产业中,商用飞机、新材料、医药、重大装备、新能源及电动车等六大领域严重依赖“超级计算”技术,这是数值化天气预报、高通量药物筛选、油气勘探数据分析等多个领域唯一可行的手段。
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长期拥有全球高性能计算资源的绝大部分份额。而在最近一次公布的全球超算500强排行榜中,“魔方”的实测峰值速度名列世界第十、亚洲第一。近年来,国产神威、曙光、联想、浪潮等品牌超级计算机陆续进入500强之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