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初期到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上海市户籍控制不严,整个社会处于百废待兴的阶段,城市的外来者和大量新生城市人口,都能获得上海户籍。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1958年到1988年,大量城市人口出生,收紧了对外来者办理上海市户籍的政策。户籍成为一项指标,几百万人口的城市每年外来人口所获得的户籍新指标不到一万人,这些指标主要给了上海急需引进的人才、归国华侨、大学毕业生等。
■1980年代末期改革开放后,城市人口进入负增长,外地及外资企业大量进入上海,城市对人才需求量增加,每个企业能有多少户籍指标,开始跟企业的投资规模、所在行业等联系起来。
■1994年2月起,为了促进投资和房地产行业发展,上海试行外来常住人口的蓝印户口政策。
■1998年,为了促进房地产行业发展,对政策进行修订,满足一定条件的外地来沪购房者也可以申办蓝印户口。
■2002年4月1日起,停止受理申办“蓝印户口”,原因在于外来人口申办增长速度过快,超过申办控制总量而积压待办的数量过多,给上海的人口综合调控带来过大压力。
■2002年,上海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居住证制度,市政府发布《引进人才实行〈上海市居住证〉制度暂行规定》,满足“柔性”来沪工作的人才并不需上海户口的需求。居住证分为三类,一种是人才类,一种是普通从业者类,一种是投亲类。当时,“刚性”户籍跟“柔性”居住证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受到用人单位和各类来沪人才的普遍欢迎。
随着1999年高校的扩招,此后高校毕业生大量增加,约从2002年开始,对户籍的发放采取按照人才的类别、取得的成就和对上海的贡献等进行打分。当时,上海每年高校毕业生约为10万人,这其中3万-4万来自外省市,通过打分,每年大约有2万人能在上海落户。
■2004年,按照进一步控制上海的人口流入,实行外来人口的有序管理的原则,在2002年实施引进人才居住证制度的基础上,以市政府令的形式发布了《上海市居住证暂行规定》,在各类来沪人员中推行居住证制度。在来沪人员中,按不同条件分为引进人才、务工经商和投靠就读等三类《上海市居住证》系列,其中引进人才居住证俗称人才类《上海市居住证》。由市人口办每年给公安、人事、劳动、教育等部门核定进户籍的指标,该指标通过“总量控制、部门上报、人口办协调”来确定,一旦核定,各个部门都将作为年度计划严格执行,实际引进数量与指标数额基本一致。引进人才以加入户籍为主逐渐转为以领取居住证为主。
为了适应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的新形势,拓宽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渠道,从2004年起将进沪就业的非上海生源应届高校生也纳入了申领居住证的适用范围。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