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上海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强迫新人脱衣当众表演 "闹洞房"恶俗风何时止
2009-07-31

  结婚是人生大事,为了增加婚礼的喜庆气氛,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闹洞房”时常会准备几个节目。然而,近年来一些五花八门的闹洞房怪招,常常让新人难以招架;一些司仪、来宾趁着酒劲,以传统婚俗的名义大肆恶搞新人和伴郎伴娘,让“性私密”当众表演,使新人当众出丑;个别的甚至侵犯了新婚夫妻双方的人身权利。

  新人哭笑不得

  上海市婚庆行业协会秘书长何丽娜前不久参加一外国男士和中国女孩的婚礼后印象特深:闹洞房的客人要求男女新人当众脱10件衣服,结果竟然强制把这对新人的内衣内裤也脱了;有的客人则趁机说下流话,搞得他们十分尴尬。“这不是向外国人传播中国的婚俗文化,而是传播恶俗。”她气愤地说。

  今年5月黄金周期间,市民张萍参加市郊一对新人的婚礼所见,更是令其刻骨铭心:闹洞房时,只见有一年轻人往新郎新娘的衣服、头发上和脸上撒了很多辣椒粉,辣得这对新人直流泪。还有几位年轻人把铁锅底的灰尘往他们及伴郎伴娘脸上、脖子上抹,弄得他们成了“大花脸”。最后轮到闹新房的“保留节目”———让新郎新娘躺到床上,用被子蒙住全身,然后要求新人在被窝内把衣服全部脱去。如此闹洞房,新郎新娘哭笑不得,但由于是大喜日子,新人们不好意思翻脸,只得苦笑奉陪。

  “婚礼没正经”成潜规则

  结婚当日,适当的庆祝一下、热闹一番无可非议。问题是一些人在“大喜日子不拘小节”的传统思想支配下,“婚礼没正经”似乎成了闹洞房的潜规则。

  上海利民婚庆的摄像师张林生告诉记者,今年以来他参加过数十场婚礼,“闹洞房”闹过头现象十分突出,“特别是由于司仪、客人的性暗示游戏常使神圣的婚礼仪式上出现戏弄新郎新娘、伴娘伴郎的现象。”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一些人趁婚礼之机,缺乏道德约束,看的人觉得这是传统习俗,不应大惊小怪,但被戏弄的人则心理压力很大,认为含有人身侮辱的性质,甚至感觉无颜见人。市民张萍认为,野蛮闹婚的恶俗与现代文明极不协调,与当代人的文明素质要求也是格格不入的。

  曾在今年5月期间为同学结婚做伴娘,而受到闹洞房惊吓的王小姐事后说,“如果我明年结婚也像同学结婚那样‘闹’法,我宁愿不举办婚礼。”

  今年是结婚大年,据市婚庆行业协会预测,上海将有13万对新人走进婚礼的殿堂。对此,何丽娜等呼吁,改变落后的婚俗刻不容缓!“继承传统,只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才是传承文明。”

tujian.org

东方网近期热门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image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tujian.org

  image
  [点击开始答题]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每月60张世博会门票和100个世博会纪念品等你来拿,快来答题吧!

  由上海迎世博600天行动社会动员指挥部主办、东方网承办的《世博知识与市民素养》网上有奖测试活动,自2008年12月12日在东方网“文明在线”正式推出后,得到了上海市民的踊跃参与,目前参与人次已超百万。

image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了答谢广大网友对东方网两大名牌栏目——“东方直通车”和“文明在线”的长期支持,您只要在以上两栏目发表内容详实有理有据的投诉、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就有机会获得价值100元的长三角旅游券。

     相关链接
    ·无线城市装上"移动芯"
    ·强迫新人脱衣当众表演 "闹洞房"
    ·世博场馆后续利用设想公布
    ·东航8月31日启动两岸定期航班 直飞
    ·上半年上海城市居民收入增7.6%
    ·厉无畏考察安亭老街
    ·上海多方协调化解难题,为世博打造高质量3G
    ·半淞园路社区确保世博工地"党建联建&q
    ·上海市公安经侦部门举办十周年回顾
    ·校园信用卡沉浮引出的反思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