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上海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曹家渡街道"律德模式"飞跃 探索楼宇职代会制度
2009-08-24

  2007年,律德模式诞生

  ●2007年,在有着12幢楼宇、1405家非公企业的曹家渡街道探索建立商务楼宇职代会制度,推行职代会制度与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的有机衔接,成为上海建立楼宇职代会的“第一吃蟹者”。

  ●曹家渡街道辖区内的律德大厦率先具体实践,创造了大厦职工代表实行公示制;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采用表决制;坚持平等协商,确定企业工资共同标准,实行备案制;在签约方式上,采取代表协商框架,企业确认会签制;在集体协商内容下,实行“1 3”的附件制等“律德模式”。

  ●市委主要领导充分肯定了静安区以楼宇职代会为载体,以程序维权和实体维权为特征,以制度化建设为框架的楼宇职工维权机制。2008年,维权无缝隙

  2008年律德大厦召开了二届二次职代会,建立了楼宇民主共商管理委员会和维权热线,实现了制度维权与日常维权的无缝衔接,首次提出在楼宇开展企务公开月活动。

  ●2008年10月,律德大厦二届二次职代会召开,积极推行企务公开,把每年的四月份作为企务公开月,实行“六公开”。

  此外,此次会议还建立了律德大厦民主管理共商委员会,即在职代会领导下的常设机构,解决了在闭会期间如何发挥职代会作用的问题。同时,还在楼宇内设立法律服务工作站,为每个企业和每位员工发放维权服务卡,开设24小时维权热线。

  ●“律德模式”使得曹家渡社区非公企业在劳资关系平稳中加快了党建工建的步伐,社区“两新”企业的党支部从2007的33个发展到2008的44个,18个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实现“双达标”。已建立工会组织536个,会员7500余人。

  ●非公企业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的需要。楼宇内的的一些规模企业均相继召开了本企业的职代会:宝名房地产咨询有限公司建立了企业管理者与员工的周末对话机制;达濠日用品有限公司被评为区和谐企业;华申智能卡有限公司被评为上海市职工之家……

  2009年,企务十公开

  今年5月6日,时值中国正在积极抗击金融危机。静安律德大厦二届三次职代会暨企务公开论坛上,“律德模式”又有了新突破。

  ●抗击金融危机,贯彻落实“共约行动”程序化。

  本次职代会表决通过了2007-2009年度律德大厦集体合同及其附件的补充条款。面对金融危机对企业经营带来的影响,还增加了四项补充条款。比如,明确规定大厦的企业确因经营困难需要裁员10人以上、或者不足10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的,需提前30日向大厦民主共商管理委员会说明情况,获得认可后方可实施。

  ●通过企务公开月的实施办法,企务公开活动制度化。

  参考本市每年调整和公布社会保障政策的时间。通过楼宇和企业两级企务公开形式,确保“企务公开月”期间本楼宇企务公开的统一实施。其中,企业的企务公开为基本形式,楼宇职代会则为企务公开搭建展示的平台。

  ●从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出发,提出“十公开”。

  在本市规定的非公企业“六公开”基础上,“律德模式”又增加了四项公开内容: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情况;企业效益经营情况;企业拨交工会经费情况以及企业需要公开的其他事项。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tujian.org

     相关链接
    ·曹家渡街道"律德模式"飞跃 探索楼宇职
    ·为世博添彩为军旗增辉 驻沪部队举行誓师
    ·世博"中国馆"全真模型亮相世纪大道站
    ·迎世博"工人先锋号"发车 沪3000辆出租车
    ·8号线二期昨进入试运营 地铁通达世博家园
    · 申城迎世博文明志愿者昨集中行动
    · 宝山区总推连心卡机制 农民工有困难找工
    ·每个人都是一扇“窗口” 沪窗口行业集中展
    ·申城观众争睹风采 "神七"英雄亮相航天
    ·上海市民踊跃为“沪产”大猩猩取名“海贝”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