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季节,医院门急诊输液病人明显增加。身处一线的输液室医护人员长时间超负荷、高强度工作,医疗安全风险随之加大。如何确保忙中不出错,又尽可能地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门急诊护理组在全市率先推出了“三元色服务模式”。
三类患者:按颜色对号入座
同济医院门急诊输液室放置着150张输液椅,显得有些拥挤。特别的是,这里的输液椅有红、黄、蓝三种,按颜色形成三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急诊科护士长朱莉萍介绍说:“这是我们根据输液病人不同的病情和用药性质,采取的分区域功能管理。”
“红区”服务特、重急诊,需严格控制滴速及严密观察的病人;“黄区”服务特殊治疗的病人,如化疗、静滴甘露醇和行动不便的病人;“蓝区”服务一般门诊病人以及急诊次日输液病人。医院还设立了轮椅专座、吸氧专座、青霉素专座以及皮试等候区,在现场有“输液主管”,负责及时分流病人,对坐轮椅的病人和无人陪伴的老年人等重点照顾。
“这样分类管理,既确保了重点病人重点看护,也可缓解人手不足的矛盾,最重要的是保证了输液安全。”
错时上班:应对输液高峰
地处人口导入区的同济医院,年输液病人超过20万人次,而所有的输液都由急诊科完成。每逢高温季节或是季节转换时,输液病人更集中,日输液量逾千人次。尤其夏季,不少老年人有赶早的习惯,若按8点开诊的惯例,病人等候时间会较长;若让夜班护士承担这部分病人的输液,超负荷工作往往容易忙中出错。因此,每逢夏季高温来临,急诊室便打破日、中、晚三班的排班惯例,实施错时上班制,弹性排班,增设早上6:30的“早早班”,并根据就诊病人实际情况,适时增设“夜高峰班”,使医护人员上班时间更符合就诊高峰。
彩色塑料牌:为患者“减负”
按惯例,输液病人从药房领取“盐水瓶”及其他药物后要自行保管,但相当一部分病人需连续3-7天输液。让病痛在身和虚弱的人自己带着“盐水瓶”等等来医院,相当不便。有时老年人记性差,少带了一种药,或摔碎了瓶,更添折腾。
为此,同济医院改变让病人将“盐水瓶”带回家的老规矩,改让患者带不同颜色的牌子,当次日到输液室,只需出示塑料牌,护士就会根据不同颜色,递上对应的输液用品。
电脑警示:提供安全双保险
随着疾病种类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药物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安全用药问题更为紧迫。每逢高温季节,不断有从各临床科室抽调来的“援兵”加盟,门急诊输液室“潜伏”的用药安全隐患越发突出。
同济医院自主开发了门急诊输液信息管理软件,将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收费处和药房联通。同时将所有药物分类梳理,对一些易出现输液用药安全问题的药物作了100多条安全提示语标记,如青霉素“切记要进行皮试”,甘露醇“切记半小时内滴入”等。输液室护士必须在护士工作站的电脑上看过药物的安全提示并确认后,才能进入下一步操作程序。
自从使用门急诊输液信息管理软件,输液用药安全事件明显减少。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