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国庆节还有两个月,宝山区月浦镇的刘春荣阿姨已经很忙,她带领的女声合唱团正为国庆演出排练藏族歌曲《天路》。特别的是,这个总共14人的业余合唱团,成员来自10个民族。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宝钢的创立和发展,从全国20多个省市来的建设者和家属陆续落户月浦镇,其中1000多人是19个少数民族同胞。汉、回、满、藏、蒙等各族居民,风俗习惯、历史文化、民族性格有所不同,但多年共同生活,大家磨合出了和谐相处之道,也为月浦镇的文化注入了丰富多彩的元素。
在常住人口7.1万、流动人口4.5万的月浦镇,虽然少数民族居民的比例仅百分之一,但多样的民族构成,给镇政府和社区工作人员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住在月浦的回民有300多位,人数仅次于满族。镇政府在镇内设立了专卖牛羊肉的门店,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更特别辟出两个场地供他们举办民族节日庆典和活动,尊重民族文化。回民马玉莲告诉记者,每到开斋节等回族的重要节日,政府都会派代表慰问。
月浦镇第十居民区的党总支书记顾菊珍说,从事居委工作17年来,每次向上级汇报工作,都会被问到少数民族居民的情况。少数民族居民的生活和就业问题是他们关注的重点。哈尼族的何正菊阿姨来月浦10年,丈夫在宝钢工作,他们的一子一女分别是高中和大专学历。
社区的"就业援助员"
每月都要到她家一两趟,曾把她儿子介绍到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工作。不久前何阿姨自己也到居委登记,准备找个工作,援助员最近正忙着帮她联络。
镇里设有少数民族居民联络组。走访、慰问有特殊困难的少数民族居民是联络组的一项重要工作。住在月浦五村的回族小男孩回柯在月浦一小读书,家里条件不好,全家三代7口挤住在一起。在得知宝山区有3个助学指标后,联络组成员马上想到了回柯,在一星期之内数次往来于回柯的家和学校间,最终争取到了这个名额。
月浦有一张著名的"文化名片":月浦锣鼓。锣鼓队多次在国内外亮相,为月浦镇赢得了知名度。殊不知,没有那么多民族的集聚,就不会有月浦锣鼓。月浦镇原先就有传统的"八仙队鼓",形式比较单一,艺术特色也不够鲜明。上世纪80年代,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带来了山西威风锣鼓、四川闹年锣鼓、太原锣鼓、浙东锣鼓等鼓种,一些少数民族鼓手也参加了社区文化队伍。"八仙队鼓"由此发生"质变",形成了新的月浦锣鼓。
少数民族的居民们也在吸收本民族之外的文化。月浦第八居民区的社区学校,每周二都邀请"老上海"教上海话,讲上海的风土人情。很多少数民族居民都学得来劲,满族的李延阿姨现在已能听懂上海方言,壮族的玉艳武不仅会上海话,还迷上了沪剧。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