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期以来,家住人民路、淮海东路路口的不少居民注意到,位于人民路849号施工工地内的一段明代古城墙被施工人员用彩钢板围起,“这几天那些彩钢板撤去了,我们这才发现地上到处散落着古城墙的墙砖,这段墙至少有50多米已被拆除了。”居民认为,这段古城墙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上海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应当原貌保留。
居民方:
拆墙会破坏历史风貌
居民所说的这段古城墙位于城隍庙地区,从未拆除的一段来看,其高度3米有余。附近居民沈女士等告诉记者,目前的工地区域原本是一家医院,当时这段古城墙就保留在此。居民回忆说,在医院未搬走之前,依托古城墙所建的房屋建筑都在墙外面贴了部分墙砖,将其用于承重墙,并未对墙体实施整体拆除。
历史资料显示,这段老城墙建于明代。施工方的勘察资料显示,该段城墙是上海老城墙重修时(1598年-1618年)建造。另据了解,这段城墙附近的人民路区域,1912年前是老城厢的城墙和护城河的所在地。
居民说,随着历史变迁和道路变化,这段曾在医院区域的古城墙如能完整保留修缮,结合附近原有建筑风格的保留和修缮,可以比较突出反映上海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在医院搬离后,这段老城墙被施工工地隔离开,到今年6月份,他们偶尔在工地大门敞开时注意到,城墙外围已被彩钢板隔起,“当时我们以为是施工方在建楼时对城墙采取的特有保护措施。”
居民沈女士、唐先生等人告诉记者,直到最近彩钢板被撤除后,他们才注意到原来有50多米的古城墙被拆除了。记者昨天在工地门口看到,拆除后的墙砖仍有一部分放在工地。而居民表示,之前一部分墙砖已被工人们运走:“既然是历史遗迹就应该完整原貌保留。”他们认为,施工方应遵守法规,拿出现有依据,经批准后方可施工。
施工方:
拆前已形成保留修缮方案
在施工现场,负责拆除工程的施工人员在听到居民的反映后,向居民出示了一册“古城墙遗址拆除保护修缮施工方案”,落款时间为2009年4月。施工人员表示,附近居民虽对施工存有疑虑,但施工确实是经过相关方面批准才进行的,而且施工人员强调,实施拆除的单位本身具有相应资质。
施工人员告诉记者和现场居民,由于年代久远,城墙风化损伤较多,再加上周围施工改造等影响,城墙有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根据该方案显示,2009年2月,当时7位专家及与会单位形成的一致意见为:原则上古城墙应原址保留。
专家在当时的具体评审意见为,北侧公共绿化带内的城墙残迹应根据城墙现状保留局部,对墙体内侧的后砌墙体宜拆除,并做好支撑,对保留城墙的外层墙进行技术处理;南侧处于新建建筑地下室范围内城墙残迹段,在不影响新建筑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结合建筑空间进行处理,可仅保留尚完好的部分城墙基础;根据城墙现状在局部保留的基础上,结合建筑景观一并考虑,作为遗址保护。结合施工方提供的设计方案和效果图记者注意到,保留部分的城墙延续在一处酒店大堂内。
在现场,目前被保留的城墙部分已由施工方搭建活动板房实施保护,据介绍,目前的这段城墙的保留段地上部分有20多米,还设置了“地圈梁”实施保护墙体基础。施工方表示,地下基础部分保存完好,修缮后老城墙将是“修旧如旧,原汁原味。”而施工方称,会按照这个方案落实执行。
居民建议召开听证会
虽然施工方将拆除的墙砖现场处理后放在一处仓库保管,而现场未拆除的保留部分也已有保护措施,但这些仍不能打消居民的疑虑。有居民在现场希望施工方面出示相关的批文和依据,但施工方表示,相应的文件并不在施工地的办公室,这令居民对施工方所拿出的保留修缮方案也不能完全信服。
居民表示,真正的保留应该是“全面原貌”,全部保持这段老城墙的原有面貌。有居民建议说,老城墙区域的建筑现尚未成型,不妨在这个时候由相关的文物管理、规划部门牵头组织一次听证会,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居民代表一同参加,到时候邀请法律政策、文物保护的专家对居民的疑虑逐一详细解答。而施工方现有的保护修缮方案,也可以结合居民建议和现场讨论的一致意见丰富完善。
居民表示,如听证会进行,关于老城墙最终保护修缮到何种程度、保留长度及相关所有问题都可以形成一个完整详细的实施方案公布。按照此方案执行的话,不仅公开透明度强,群众便于监督,而且有关部门便于监管,这样大家的疑虑也消除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