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上海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驴友"探险 该不该叫停?
2009-08-24

  驴友探险频频出险,使得舆论关注这原本属于小众的旅游方式,更有声音要求叫停这种“野游”。

  生命可贵,然而探险游是不是虚掷生命的无益运动呢?答案显然为否。从古今中外来看,探险游一直是旅游的一种形式,体现了人们的冒险精神和勇气。随便举举例子,中国历史上两个有名的驴友——司马迁、徐霞客,他们都是“行万里路”后方能“成一家之言”。谁能说探险游没有价值?

  所以,探险本身不是犯罪,犯罪的是让游客承担自身无力承担的风险。必须承认,野外探险是一个专业活,对参与者的户外生存能力有较高要求。最近发生的事故,都在警告我们反思目前的探险游形态是否合理。在网上自行组织,不区分参与者能力,签一份责任自负文书,靠所谓的“老鸟”带路,随便找一个当地向导……这样的探险游是否安全系数太低?

  如果说,现代的探险游在国内还是新生事物,没有太多经验,那么是否可以参考国外成例。比如说,就探险游实行组织资质和预警制度。只有有资质的向导陪伴或者有资质的机构才能组织探险性质的旅游,对于未开发区的探险游,当地部门通过各种形式发出预警,比如山洪、大风、滑坡等等。从驴友自身来说,也应当在出发前,进行地图熟悉、逃生路线设计、装备检查和身体检测。在组队的情形下,实行人员分工和共同安全负责机制。这样,探险游才不至于成为危险游。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上一篇:上海青年送海宝到井岗山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链接
    ·供应商向世博工地销售冒牌钢管
    ·走进"青苹果"感受罗马尼亚文化 世博会后
    ·沪台联袂打造《城市之窗》 世博期间观众免
    ·成人高招严把考生资格关 体制外脱产生一律
    ·上海地铁列车故障信息即时发布
    ·"见招拆招"应对就业难 毕业生"回炉族"
    ·小贩闻风兜售假"绿标" 交警:使用仿冒标
    ·脚手架突然倒塌 六人狂奔逃过一劫[图]
    ·台风成"周一综合征"导火索 一公司8人借
    ·第二批社区公益服务项目即日开标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