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结构性因素导致上海制造业发展滞后
2009年,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上海贯彻落实中央相关政策措施,扩内需、调结构,全力保增长。但由于外部需求仍存在不确定性及上海工业发展中自身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上海工业增长仍较为缓慢,虽已企稳回升,但势头不强。其中原因很多,但主要是上海制造业的结构性问题所致。一是上海制造业的对外依存度很高,发展的外部制约性较大。二是外商主导的加工贸易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例较大。三是六大重点发展行业对全市工业的正向拉动力明显减弱。四是重工业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差。五是制造技术基础及创新能力薄弱。
2、一个抓手,两大支撑,实现制造业结构调整
2010年是上海制造业走出低谷、结构调整、升级转型的重要一年。上海要根据中央对于“两个中心”的定位来提升上海制造业产业的定位,以先进技术为驱动力,加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提升技术高度、增强产业能级。
(1)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抓手,提高制造业整体能级
加快上海结构转型,说到底,就是要提高工业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工业优化升级,推动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此,上海将以培育、重组、提升、淘汰等方式,加快实现制造业战略升级。培育,就是积极对接国家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聚焦重点,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是推进新能源、民用航空制造业、先进重大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业、新能源汽车和软件以及信息服务业等重点领域高新技术的应用和产业化,鼓励企业在工业领域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基础技术方面取得新突破。重组,就是通过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推进要素资源重新组合和产业升级换代。提升,就是借鉴全球性跨国公司的经验,顺应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趋势,把一部分不符合上海产业发展定位的制造和一般加工环节转移出去,提高研发、设计、采购、营销等环节的比重,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淘汰,就是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加快淘汰“高污染、高耗能、高危险”的落后产能。
(2)以大飞机产业为支撑,带动上海制造业的结构调整
大飞机项目落户上源产业为支撑,提升上海先进制造业的创新能力
低碳经济涉及行业众多,产业链中包括了节能环保、风电、建筑节能、新能源汽车等诸多新兴行业,节能、减排、新能源、CDM节能环保是其中最重要一环。以核电、风电、太阳能、IG海,不仅能够满足我国民航业发展的需求,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带动上海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实现上海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大型民用飞机是国家战略性产业,大飞机的研制涵盖电子、机械、冶金、材料、仪器仪表、化工等几乎所有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工业门类,是一国科技生产综合发展水平的产物。大型飞机技术的突破,将会带动一批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大型民用飞机产业启动为契机,可以带动上海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
(3)以低碳产业及新能CC、新能源汽车等为主的新能源产业是低碳经济中最为关键的重点,其发展既需要产业上游的研发设计,又必须有IT、电子控制器材、新材料及装备制造业的大力相助,产业涉及面广,这对上海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附加值和市场竞争优势的新产品,加速上海高新技术和新兴材料的发展,对上海现有产业特别是重点发展的六大产业的优化升级影响深远。低碳产业及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意味着上海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技术的革新。2010年,上海要力争形成以低碳经济及新能源研发制造为核心的新产业布局。
为此,上海在这方面应该注重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碳捕存技术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附加值和市场竞争优势的低碳新产品,在环境产权制度、碳交易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先行先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