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杨玉红 报道
今天上午,上海市教委主任薛明扬在做客新华社长三角新闻中心、上海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中心、新闻晚报、东方网联合主办的2012上海“民生访谈”节目时透露,上海市入园高峰还将持续三至五年,上海的异地高考政策有望在今年的12月左右制定。
■异地高考
年底制定具体方案,应更多取决于父母对城市的贡献
市教委主任薛明扬在回答有关“异地高考”问题时表示,国家教育部或在年底出台明确说法,而各个城市间还需细化。
薛明扬表示,“异地高考”应被理解为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流入地允许参加高考”。而在这方面,仍存在诸多技术与原则上悬而未决的问题。 “对于随迁子女,国务院有明确的正规的说法,其前提为进城务工人员。对于这些孩子参加高考的问题,更多应取决于他们的父母在这个城市里的贡献。正因为是进城务工,所以才有随迁子女,若将重点关注在随迁子女上而忽视了进城务工,则将是本末倒置。 ”
薛明扬表示,“随迁子女入学”的前提条件必须包括家长在城市中有固定的工作岗位,对城市作出很大贡献,并交纳社会保险金等。 “我们无法想象家长在这个城市里无固定工作、住所,而孩子也可以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情况。实话实说,那将一发不可收拾。 ”
■幼儿入园难
高峰还将持续三五年,已恢复170余所民办三级幼儿园
薛明扬介绍道,上海市计生部门预测,上海入园高峰还将持续三至五年。最近几年,上海常住人口的出生新生儿持续在17万左右,入园幼儿也进入高峰。曾经有过一段时间是我们的沪籍人口一年出生10万左右,我们一直把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按照户籍人口配置,如果每年只有10万新生入园,幼儿园在园儿童容量大概30万,应该说是完全可以满足。近几年,上海一直在做规划,努力做得好一点,首先就是沪籍人口必须要满足,所有沪籍人口在入园高峰都可以做到百分之百入园。
除了公办幼儿园,这些年,上海还恢复民办三级幼儿园,只要在安全和卫生条件下,教育部门同意举办三级民办幼儿园,甚至在上海的农村地区还允许举办一些看护点。至少在安全、卫生上,孩子能够有一个环境,而不是上海人通常讲的 “野在外面”没人管。我们会一步一步做好,但这一块的压力确实很大。
根据预测,今年上海幼儿园在园幼儿总数将从去年的44万人增至48万人左右。市政府早在 “十一五”初期,就以上海市户籍人口生育数据及来沪务工人员增速情况为依据,预测到此次入园高峰,并于2006年开始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在“十一五”期间新建、改扩建幼儿园400多所。上海市于2008年出台规范和扶持政策,允许举办者在严格保证安全、卫生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其他要求,开办民办三级幼儿园,市政府给予财政补贴,主要面向来沪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目前全市已有民办三级幼儿园170余所。由于有此前的提前准备和有效应对,我们有信心确保今年全市幼儿园入学工作保持平稳、有序。
上海市正处于人口出生高峰期,来沪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子女也在大量增加,目前,35%在园儿童为非上海户籍儿童。这双重高峰给上海市学前教育资源带来较大压力。根据预测,上海市幼儿入园高峰还将持续3—5年,在园儿童的峰值将达到55—60万人。
今后,上海将坚持学前教育公益性、普惠性原则,重点从两个方面积极应对:一方面,加大园舍资源建设力度。根据测算,2013年前上海市每年需要增加30万平方米左右的园舍面积,缓解入园难题。上海市自2011年启动新一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明确要求逐步实现以常住人口规划配置学前教育资源,计划三年内新建、改扩建100所幼儿园,支持建设205所民办三级幼儿园,规范320个学前儿童看护点,做到上海市适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和看护服务全覆盖。另一方面,挖掘现有学前教育资源办学潜力。通过调整置换部分教育资源改为幼儿园、原址扩班提高资源利用率、扩增班额、扩大幼儿园办学规模、缩小托班、向民办幼儿园购买服务等多种途径,缓解入园压力,满足全市适龄儿童教育的需求。
薛明扬回忆道,他从2008年开始担任市教委主任,到今年为止,除了一般意义上的人口出生,还有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金猪宝宝”、“奥运宝宝”,今年还有“龙宝宝”、“小龙女”。这几年扎堆生孩子可能就给未来的入学造成巨大压力,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小学,到初中,到高中都会带来教育资源配置的压力。
■高中生源少
老师不能像青菜萝卜说不要就不要,可送去培训
今年,上海参加高考的考生只有5.5万人,创历年最低。薛明扬介绍说,有人建议:高中生源减少,上海能不能把高中放开,让外省市人来读高中,我说现在放开可以,以后再关门就不好关了。教育资源不能随便占用,比如说高中学生少了,有人马上说要把老师减少一点,或者把学校关掉,这很难,因为老师不是超市里的青菜萝卜,不能说不要就不要,老师要长期培养的。
薛明扬表示,他多次跟各个区县领导说过,不能只看到眼前,现在趁高中资源比较宽裕,区县教育部门可以鼓励高中尝试 “小班化”,或者可以尝试把高中老师送去培训。等高中生源高峰到来时,高中学校可以提供更优质的教育。
◎实地调查
优质学校就在家门口
几年前,对口学区的学生都不愿意进,现在对口学区的学生没人愿意走。近日,记者在闵行区基地附中与平南小学采访发现,这两所薄弱学校,因为关注每位学生的内心发展,成为家长们认可的优质学校。
1999年,张小娟调任平南小学校长时,该校在闵行区教育局的常规督导评价中一半指标不合格;学生学业水平质量抽查中,平南小学处于垫底位置。她向教师们发出倡议:“把每个孩子教好!只要智力正常,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学校要求班主任做到“200%的家访率”;教师要关注每一个个体,提供“特需服务”;各学科教师都要琢磨班级学生的个体差异,分类指导,分层推进。
张小娟直言:“我们要做家长做不到的事情,补充普通家庭无法给予的经历,充实学生的校内外生活,给他们的成长积蓄自信的力量。 ”今天,平南小学建立了网球、围棋、舞蹈、泥塑等校本特色课程,开设了27项校本拓展课程。
距离新生报名还有一段时间,近日,要求参观校园的家长和学生越来越多,平南小学的张小娟校长和基地附中的张忆校长都会站在校门口,解答家长们的疑问。很多家长们参观完后都笑道:“真没想到家门口就有这样的好学校,现在我不再犹豫不决了。 ”
沪籍幼儿入园可百分百满足
上海市已恢复170余所民办三级幼儿园缓解入园难
■竞赛证书热
教委不主张民办学校“小升初”挂钩证书
眼下, “小升初”成为家长们讨论的热点。部分 “小升初”的家长表示,进入5月,他们像没头的苍蝇一样。本周末,沪上民办小学初中将启动报名。
薛明扬直言,作为一名普通的家长,自己也曾经经过 “小升初”。但是,家长们肯定知道我们国家小学和初中的教育都属于义务教育,特别是上海这个地方义务教育强调的是就近入学,当然有的市民想还有民办学校,民办学校我们也是主张不能把对学生那种考试或者说拿各种各样的竞赛证书作为入学的依据,我们现在是这个观点,市教委会全程跟踪。
在上海,义务教育阶段强调的是办好家门口每一所学校,应该相信你能够办好这所学校。其实,如果个别学生有特长,学点奥数,本身没有说这是坏事,如果所有的家长大家都学奥数,把这个作为加分手段,这就出问题了,所以现在奥数被妖魔化了。现在颁发各种各样的证书,首先教育部门,包括我们下面的直属单位不允许举办这一类的,工作人员以个人身份参与,群众有举报的,我们一定清查到底。
教育部门决不允许举办培训班
去年年底,市教委撤销 “上海市通用外语水平等级考试办公室”和 “上海市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办公室”并停止相关等级考试业务,这意味着原本受沪上小学生中热捧的 “通用英语星级考”将不复存在。自从英语星级考退出市场后,市场上又出现了很多其他的英语考,号称这对升学都很有好处。
薛明扬表示,学生取得的“证书”不应与功利性挂钩, “教育部门包括市教委下直属单位,不允许举办培训班。”在学习上,既要减轻学生的负担,也要有正确的导向。
薛明扬表示,我国小学和初中的教育属于义务教育,对于公立学校,上海地区强调 “就近入学”,对于民办学校,市教委亦主张不将学生从各类考试、竞赛中取得的证书作为 “入学依据”。市教委将全程跟踪监督此项政策导向得以执行。
“艺术类、科技类的竞赛可以有,但我不希望这类竞赛成为非常功利的项目。”薛明扬表示,课外学习本身不是坏事,但不可将此作为 “升学加分的手段”,教育部门包括市教委下直属单位不允许举办以颁发各类证书为目的,工作人员以个人身份参与的培训。“群众有举报的,我们一定清查到底。各级教育机构包括学校也决不允许出借场地给培训机构,容易给老百姓造成一种错觉,以为我们的公办学校又办这种培训。”
薛明扬直言,少儿英语星级考是多个部门讨论之后取消的。竞赛 “变异”后,市教委的态度非常明确,市教委重申 “三个严禁”,第一个严禁,无论是市里还是区里,甚至直属单位,包括内部的员工绝对不允许参与组织或者举办宣传各种各样所谓的考试竞赛。第二,我们严格管理,不能把各种各样的竞赛和等级证书和我们的招生挂起钩来,一旦发现要严查。公办学校责任查到校长。如果是民办学校,我可以做到两点,第一点你为了招生而不顾我们的规定,就缩减招生,坚持 “边规范,边扶持”。
薛明扬呼吁,教育部门非常感谢媒体的监督,也希望家长们理智对待。目前,我们各级各类学校不得为各种培训机构提供场所。我们中小学的学校不能以利作为标准,我们是义务教育。我也很坚信,我们现在的高学历的家长越来越多,他们的辨别能力肯定更强,不会那么盲目。
◎记者手记
“大门”“小门”之辩
“即便进入大门(名校),如果没有进对小门(好班级或好班主任),那也是徒劳。”进入升学季,这成为沪上很多家长们口口相传的秘诀。和往年相比,今年越来越多的家长不再为择校奔波,他们更关心家门口学校的师资力量:老师是否敬业?是否愿意蹲下身子倾听孩子说话?和家长沟通多吗……
不管是“大门”还是“小门”,都反映出家长对优质师资的需求,这也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的一大重要指标。为保障适龄儿童入学入园需求,2011年—2015年,上海拟增建1042所中小学校、幼儿园。这意味着,上海市教师队伍将吸纳大量的新鲜血液。如何让更多年轻的教师成长为受家长和学生欢迎的好老师?市教委今年开始推出“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各个区县陆续出台培训方案,鼓励年轻的教师跨校见习,接受不同学校的名师带教。
记者采访发现,这一新措施刚实施,便受到质疑:如今,新教师招聘都是因为有空缺才按岗位招聘,新教师也承担了一定的教学和管理班级的任务,一周去校外培训四至五次,不现实。部分新教师也坦言,因为所在学校的事务繁多,不得不缺席校外的培训。对于年轻教师的成长,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一系列配套措施,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提前一两年招聘紧缺教师,提前对新教师进行“入行”培训。
■国际教育
上海纽约大学是中国高教对外开放亮点
近日,上海师范大学正式获批设立“教育部国际教育研究培育基地”。薛明扬主任表示,我想,设立该基地对上师大乃至上海教育发展都有积极意义。首先,这是落实中央关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具体举措。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向世界展示我国改革开放的崭新形象和我国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设立国际教育研究培育基地,有利于我们加强与世界各地国际教育科研组织、机构的交流协作,向世界展示中国教育的发展情况。其次,这是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提升“资政育人”能力的有力抓手。2011年底,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和财政部“关于进一步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决定”,要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要强化“资政育人”的任务,并提出在部分高校平培育一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建设一批智囊团和思想库。设立教育部国际教育研究培育基地,有利于更好地承担国家教育决策咨询任务,服务国家教育发展战略,提升上师大的社会服务能力。第三,这是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提升教育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积极引进优质资源,扩大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设立国际教育研究培育基地,有利于我们对国际教育进行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为上海乃至我国教育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证据和判断参考,参与国际教育规则、标准的研究和制定,提升中国教育国际话语权。
截至去年年底,上海市共有209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其中实施本科及以上学历教育的机构和项目数占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总数的42%以上,外国项目合作方来自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等17个国家和地区,正在筹建的上海纽约大学是其中的代表。上海纽约大学是中国“985”院校(华东师范大学)与美国一流大学(纽约大学)的首次合作办学,是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后教育部批准筹建的第一所中外合作大学,也是上海乃至中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一个亮点。
■教师培养
为新教师提供场景化入职培训
“十二五”期间,上海市将新增千所中小学、幼儿园。对此,薛明扬表示,幼儿园好造,但是师资配备是大的难题。就拿幼儿师资来讲,现在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有学前教育专业,同时还有两所民办高等学校培养幼师。但是,每年,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仍供不应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几个对策,第一是招募外省市学前教育的毕业生,给予一定的优惠条件。如果到郊区、远郊,进入上海时,落户有加分等政策。
近年来,上海非师范类毕业的教师比例正在逐年攀升,以2011年为例,上海市招聘非师范类毕业的教师2463名,占当年新进教师总数的46.4%。对于非师范类、非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加入教师队伍、进入幼儿园工作,上海市有一些探索实践,如推出见习教师培训制度,通俗地讲是有师傅带的。不仅自己学校有师傅,还会聘请其他学校的名师带教。师傅教这些新教师怎么备课、怎么讲课、怎么布置作业等,还指导新教师怎么和学生交谈,怎么家访,怎么做班主任,怎么来组织一些课外的活动,为新入职的教师提供场景化的培训。
从去年9月份开始,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在长宁、普陀、徐汇和奉贤区开展试点,形成培训内容和培训机制,也积累了很好的经验,试点效果是好的;今年4月,市政府召开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启动大会,在全市推广实施,并要求各区县在实施过程中做好 “三个结合”,即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和新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与教师教育工作相结合,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与教师队伍整体建设相结合。
上海不会实行教师轮换制
近几年,部分省市推出教师轮换制度,一个老师在一所学校教学工作不能超过一定的年限,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化非常关键的一点。对此,薛明扬表示,有的城市把这个作为硬性规定,我觉得教师的轮换有它好的一面,但是没有一定的安定感会直接影响到老师的工作热情。
薛明扬直言,上海的基础教育必须是一种优质的均衡,有些同志讲是站在更高的位置上,叫做高位均衡。这就要求我们对薄弱学校有多种途径的扶持,而不仅仅着眼于比较固定的制度。目前,上海将部分好的校长、好的教师通过流动到一些薄弱学校,部分区县也采取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结对,集团化管理、委托管理等,这些政策都非常有效。目前,上海已经开始第三批委托管理,当时的设想就是通过中心城区的一些学校或者集团化办学管理、委托、受托管理一些薄弱地区的薄弱学校,包括农村学校。带去了教师,带去了校长层面的管理层,更重要的是通过委托管理,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成绩在原来的基础上也相对提高,校园文化也变化了,这是更要紧的。
我支持好的教师支教,我们在西藏日喀则地区建造了一所学校,取名日喀则上海实验学校,现在做成12年制,通过不断积累,不断地对口支援,现在办成了整个西藏最好的学校。我去年到西藏去的时候,当地教育系统跟我讲,人家都要跑到日喀则上海实验学校,其中就有上海的教师,包括校长都是对口教育局派出来的。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