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陕西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05长风破浪铸辉煌
2009-04-30
——略阳县改革开放30年经济发展成就综述
  历经磨难的略阳明天将更好。   余 江摄   在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地处秦岭腹地的略阳县,也和 中国强劲的改革脉搏一起跳动。30年风雨兼程,略阳县委、县政府带 领勤劳勇敢的20万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践行邓 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奋发图强,开拓进取,取得了经 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辉煌成就。特别是近5年来,略阳县坚持以科学 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牢牢抓住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 设三项重点工作,抢抓机遇,务实创新,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县域 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到2007年底,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2.28 亿元,财政总收入2.67亿元。   30年岁月峥嵘,30年历程光辉,一个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繁荣 的新略阳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昂首阔步,开始了厚积薄发、快速 崛起的新征程。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业基础夯实,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使中国农民禁锢了近30年的生产积 极性得到了空前激发,略阳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在改革春风的吹拂 下,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立足县域经济发展,不断加快农民增收步 伐,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持续的、快速的、全面的发展,取得了辉 煌的成就。进入“十五”时期,特别是“十一五”后,县委、县政府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 村经济,着力提高产业化水平,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2007年全县农 业生产总值达到3.14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942元。   农业产业,特色集群促发展。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略阳县 牢固树立“农业立县”的战略理念,按照“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 品牌化”发展要求,强力推进“一村一品”十村示范、百村推进工程, 加快构建区域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全县以10个 新农村试点村为“一村一品”示范村,辐射带动100个村的整体推进, 重点在产业整合、产业运行、扩大基地规模、提升产业水平、提高产 品附加值等方面按现代农业的要求进行了生产、装备和改造,初步实 现了产业区域聚集,有效促进了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   水利建设,化水为曲奏华章。县上始终把水土保持工作作为山区 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坚定不移、锲而不舍地治山治水、修田保地、 植树种草,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改善。全县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25. 67平方公里,治理程度由改革开放前的52%提高到70%;修建堤防总 长55.3公里;县内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9600千瓦;渔业生产由无到有, 年水产品生产能力达100吨。水利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抗御水、 旱灾害能力,保障农业生产,完善城乡供水体系和促进县域经济建设 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生态建设,绿色理念富山乡。30年来,围绕增强抗御自然灾害能 力,略阳县大抓植树造林和灭荒绿化工作,先后实施防护林工程50多 万亩,治理水土流失270平方公里,生态环境开始步入良性循环的轨 道。进入新世纪,县上紧紧抓住被列为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重点县和 国家退耕还林试点县的历史机遇,确定了以保护天然林、抚育改造低 效次生林、坡地退耕还林、“四荒地”育林为重点的发展思路,全面 实施生态林业建设四大工程。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37.19万亩,其中生态型经济林占85%以上,森林覆盖率由1998年的50 %上升到65.2%,不但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还使农民享受粮食补助、 管护费、种苗费折资近2亿元。   中药产业,架起农民致富桥。略阳素有“秦蜀襟带”之称,享有 “地球同纬度生态环境最好区域”“天然药库”等美誉。依托丰富的 资源,县委、县政府抓住国家实施中药现代化和建设陕南现代中药产 业基地的历史机遇,把中药产业确定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唯一主导产业, 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企业为龙头,筛选确定杜仲、天麻、 猪苓、银杏、柴胡等五大骨干品种。到2007年底,全县中药材人工种 植面积达68万亩,仅此一项收入就达9476万元,农民人均增收540元, 占到人均纯收入的25.3%。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重大产业战略支撑作用日趋明显   略阳地处陕南金三角的重心位置,素有“富山盛矿”之称。境内 发现金属、非金属矿产41种,已探明13种,金属矿产地176处,其中大 型矿床3处、中型矿床13处、小型矿床15处。截至目前,铁矿保有储量 2.1亿吨、黄金17吨、镍矿金属量29万吨,磷矿、灰岩等可利用非金属 矿产储量较大,全县矿产资源总潜在价值1000亿元以上,其中铁矿潜 在经济价值264亿元,黄金潜在经济价值170亿元,镍矿潜在经济价值 300亿元。   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略阳工业经济在历届县委、 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优 势,紧抓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以大工业思想统揽县域经济发展全局, 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创新发展理念,强化保障措施,优化资 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改革开放,初步形成了以冶金矿产、电 力能源、化工建材为主导的工业产业格局。   截至今年,全县工业企业总数已达138户。在冶金矿产上主要以 略钢为龙头,初步形成了冶金矿产产业格局;在电力能源上主要以略 电为龙头,初步形成了电力能源产业格局;在化工建材上,主要以邦 田化工、象山水泥为龙头,初步形成了化工建材产业格局,三大产业 集群构成了全县工业发展的核心和主体。2007年,略阳工业总产值达 到32.4亿元,是1978年的44倍,年均增长14%;实现税金达到1.69亿 元,是1978年的50倍,年均增长14%。全县工业企业也由1978年的80 户增加到现在的138户,从业人员增至1.5万人。工业对县财政的贡献 率已达到80%以上,占全县GDP的近40%,略阳也由此一举从农业县跃 升为汉中工业强县。    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委政府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坚 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财政、扶贫、 交通等各项事业取得较快发展。   财政建设,开源节流谱新篇。改革开放30年里,略阳经济保持了 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市保持了较高水平。财 政工作围绕建立公共财政目标,解放思想,大胆创新,财政实力不断 增强,不断深化财政改革,依法理财水平不断提高,宏观调控职能明 显增强,初步建立起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的公共财政运行机 制,在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20 07年底,全县工业总产值达32.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9 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10.4亿元,入库税金5060万元。   扶贫开发,整体推进万象新。新阶段扶贫开发启动之初,略阳县 仍有144个贫困村,其中有125个省级重点贫困村。为此,该县以扶贫 开发总揽农村工作全局,以扶贫重点村建设为主战场,以稳定解决贫 困人口温饱促进脱贫为目标,创新推行“三捆绑”、“四结合”、“ 五到村”工作机制,在坚持“加大南片、支持北片、兼顾东西、推动 全县”思路的基础上,结合地域特点,确定“整合资源、整村推进、 连片建设、流域开发”新思路,整体推进扶贫开发。近年来,全县累 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2.2亿元,先后新修改造硬化村组道路744公里, 建桥涵215座;新建维修人饮工程157处,解决2.2万人饮水难;新架 延伸高(低)压输电线路368.9公里;新增基本农田5786亩;实施“ 一建三改”6364户,移民扶贫1454户6360人;以“一主五骨干”的项 目增收群基本形成,解决2.55万农村贫困人口温饱,1.65万低收入贫 困人口基本实现脱贫。   公路交通,蜀道天堑变通途。略阳县自古以来就是连秦达陇通蜀 的咽喉要地,但山大沟深行路难,“诗仙”李白曾在此怅叹“蜀道难, 难于上青天”。到1978年,全县公路尚不足500公里,有137个村不通 公路,仅有52公里是沥青或混凝土路面。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对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不断加大,“要 脱贫、先修路”“要致富、先修路”,成为略阳县上下一心的共识, 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抢抓政策机遇,“九五”至“ 十五”期间,按照“打通南北,拓宽东西”思路,制定建设“兴”字 型县域公路网络的目标,开展了一场“资源大开发,公路需先行”和 “畅开四面山门,建设开放略阳”的交通建设大会战,相继争取到勉 略、略徽、八渡河桥、乐素河嘉陵江大桥及通村路建设等一系列交通 项目,实现年年有项目,年年有发展。“十一五”规划确立后,县上 主要领导加快项目和资金争跑力度。去年以来,县委书记胡平安、县 长唐勇与相关部门领导多次奔赴省、市做专题汇报,并做了大量项目 论证工作,终于使“十天”高速公路过境段建设方案和309省道勉略 段升等改造工程被中省部门批准。随着年前309省道改造工程开工建 设和明年4月“十天”高速过境段开工建设,全县交通状况将从根本 上改善。   (王 伟)
     相关链接
    ·陕西省高招二本超录5062人 三本录取31日开
    ·《废都》首任责编:贾平凹当年只有6万元稿
    ·陕西推进市政公用事业改革 道路冠名权可拍
    ·陕西省文博界共商大计 民间博物馆协会呼之
    ·陕煤化集团向“开胸验肺者”伸援手 免费灌
    ·陕西省军区军史馆昨天开馆 展示省军区光辉
    ·陕西确诊第九例输入性甲流病例 患者为香港
    ·陕西高速集团组织复转军人庆祝“八一”建军
    ·陕西将关闭70家落后产能企业 可节约253万吨
    ·陕西为107个重点镇“谋篇布局” 取消农业户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