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门巴族女委员:“让更多的人分享我们的幸福” |
2009-04-30 |
|
:顾瑞珍
身着鲜艳的门巴族服装,胸前挂满了各种藏饰,“高原红”的脸上带着淳朴的笑容。来自山南错那县的门巴族女委员美朵曲珍一出现,吸引了众多的目光。
从遥远的错那县来到北京参加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是这位县妇联主任一年中最重要的事。
37岁的美朵曲珍已是两届全国政协委员。她的汉语表达不是很流利,同来的拉萨市政府副市长计明南加委员就给她当起了临时“翻译”。
错那,藏语意为“湖的前面”,位于西藏自治区南端,是门巴族聚居的主要地区。美朵曲珍在当地算是“名人”了,在6个姐妹中,她是最小的一个。当上全国政协委员后,门巴族同胞都希望她能上北京为本民族多说话。这让美朵曲珍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不轻”。
作为基层妇联干部,美朵曲珍委员表示,西藏妇女事业的发展是她最为关注的。
50年前的民主改革,使西藏百万农奴从此翻身当家作了主人,也使西藏妇女的社会地位和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美朵曲珍出身农民家庭,爷爷奶奶都是农奴。“我们生在了好年代!”她说,解放前,西藏的妇女备受歧视和压迫,今天,西藏妇女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家庭等方面都享有与男人一样的权利,成了社会的主人。一大批女干部、女代表、女委员在西藏甚至全国的政治舞台上贡献着她们的聪明才智,共同推动着社会进步。
2004年,党和政府实行的“农牧民安居工程”让美朵曲珍全家搬进了独门独院的新房,二层小楼,宽敞明亮。说到动情处,美朵曲珍抛开“翻译”,一字一顿地说:“我们人口较少少数民族能有这么大的发展,就是因为中央的好政策!”
她还激动地告诉记者,在这次的会议上,她要积极反映群众的心声,也要把家乡的新变化新发展介绍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分享我们的幸福”。
“我15岁的女儿在县城读初中,吃住与学费由国家全包了。”美朵曲珍委员提起女儿由衷地欣慰,“我相信,她的未来会更好。”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