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改50年来西藏群众消费变化面面观——百姓囊中不羞涩 |
2009-04-30 |
|
:李文健
回首过去的50年,每个人都在不知不觉中亲历着花钱的故事。不经意间,你就会发现周边的生活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车多了、路宽了;住的房子越来越大了;手机、网络离不开了;下班不急着往家赶,饭店成了家里的食堂;各类健身房人头涌动;买东西,一站式购物就能搞定了;放假,开着私家车去旅游……这是社会发展给西藏人民带来的实惠。
近年来,西藏的私家车迅速猛增,不难看出,老百姓这几年来确实有钱了。在拉萨某机关上班的巴桑先生说:“我家的第一辆小车是2002年春天花5万元买的奥拓,有了小车,上下班、办事、逛街购物方便多了。去年我又花十多万元新买了辆现代汽车。”据自治区统计局资料显示,到2008年末,全区民用汽车拥有量达到19.30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9.8%,私家车的迅猛增长使汽车正以较快的发展速度走进普通百姓家庭。
“买轿车,盖楼房,腰别手机闯市场。”“你养鱼,我种菜,大蒜坐上飞机走国外。”在乃东县结巴乡,记者看到冷水鱼养殖场生意可谓异常火爆。老板告诉记者,尽管冷水鱼每斤卖到100多元,但节日期间购买的人络绎不绝。乃东县县长索朗扎西谈起老百姓的花钱更是津津乐道,这几年乃东县大力发展藏蒜种植,目前种植的大蒜已经远销到尼泊尔等国家,这着实让老百姓的腰包“鼓”了起来。
拉萨城区从仅几家商场发展到现在的成百上千家超市、百货商店和便利店。消费品市场的变迁,见证了人民生活由温饱到小康的生动历程。民主改革50年,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快速提升,带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需求开始向小康和享受型过渡。吃的商品讲究营养、方便、精美;穿的商品注重时尚和个性;用的商品趋向高档化、享受型、工艺型;住的房子追求宽敞、美观舒适;行的工具追求小车、摩托车或电动车;旅游成为时尚一族的消费项目;移动手机已经为普通农民持有。 据资料统计,去年西藏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08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64.28亿元,增长14.0%;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64.80亿元,增长16.4%。
安稳富足幸福是当今农牧民生活的一个概括,农牧区生活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实现了从温饱型向小康生活的转变。错那县错那镇亚马荣村的益西格桑说,现在路修到了家门口,下一步准备贷款买车跑运输。到2008年末,西藏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3平方米,农牧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2.83平方米。
采访中记者还发现,西藏的年轻一代,已开始有了超前消费的意识。在泽当工作的曹小姐多年来一直梦想在成都购一套商品房,可总是难凑足钱。现在她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房,圆了自己多年的梦。谈起消费变化,曹小姐说,过去,本着量入为出的思想,到攒足了钱才买车置房。现在生活好了,工资也涨了,除吃喝玩乐方面外,也要提前享受一下,给自己买套房,休假的时候也有自己的“小窝”。
我们看到,50年来,西藏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跨越和大突破,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随之发生了质的飞跃,从囊中羞涩到应有尽有,从传统的书信往来到互联网视频聊天,从拥挤低矮的住房到宽敞舒适的新居,这50年的沧桑巨变,见证了西藏人民实现由温饱奔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