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山南]达瓦次仁:克松村的致富带头人 |
2009-04-30 |
|
:曲晓丽 贡桑拉姆
西藏民主改革50年来,克松人利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今年46岁的达瓦次仁就是克松村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他开办了豌豆粉条加工厂、养猪场,今年计划盖自家的蔬菜大棚,还要不断扩展生产规模,带领更多的村民走上致富的道路。
“青年致富带头人”的匾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摄影:曲晓丽
达瓦次仁的家里挂满了大大小小的奖状 摄影:曲晓丽
悬挂在达瓦次仁家门上金灿灿的“青年致富带头人”匾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门前宽敞的院子里,有两个养猪场,一个豌豆粉条加工厂,还有政府刚刚帮他修建的新的粉条加工厂。
达瓦次仁在粉条加工厂清扫设备 摄影:曲晓丽
提到自己的豌豆粉条加工厂,达瓦次仁就像打开了话匣子。一边领我们参观他的新旧两个加工厂,一边把创业经历向我们娓娓道来:在政府走致富道路的政策引导和支持下,达瓦次仁在1995年创办了自家的豌豆粉条加工厂。最初的两年中,由于经验不足、没有技术,加工出来的粉条卖不出去,没有任何赢利。看到自己苦心经营两年的豌豆加工厂不见起色,达瓦次仁并没有放弃,他凭着一种一定会成功的信念,凭着坚持要做下去的坚忍不拔的精神,更加努力的学习加工技巧,不断的总结和积累经验。功夫不负有心人,达瓦次仁从逆境中慢慢掌握了豌豆加工的技巧,加工出来的粉条质量越来越好,生意也就慢慢好转了。这期间,达瓦次仁曾有过两次到武汉学习的机会,这让他如鱼得水,开阔了眼界,学习到了内地的经验和技术。如今,加工厂生产出来的粉条不仅口感好,而且久煮不烂,在本地以及拉萨的部分消费者中已经小有名气,供不应求。
达瓦次仁养的猪个个膘肥体壮 摄影:曲晓丽
达瓦次仁夫妻俩在养猪场忙碌着 摄影:曲晓丽
在加工粉条的工程中,达瓦次仁发现会产生大量的豆渣和粉浆,头脑灵活的他很快就想出了合理利用这些资源的好点子,那就是养猪。于是,从1995年开始,达瓦次仁用豆渣等废料作为饲料喂猪,建了自己的养猪场。然而,达瓦次仁在养猪的时候,同样遇到了没有经验等方面的具体问题。起初,养六十多头猪就会病死二十多头,损失很大。之后,达瓦便开始学习兽医知识和养猪技术。目前,他养的猪没有一头是因为饲养技术不当而病死的。达瓦自信地说:“除非小猪在没有出生的时候就死了,只要生出来,没有一头会病死。”据介绍,目前达瓦家里共有7头母猪,2头公猪和几头猪崽。在母猪生产多的时候能达到五六十头猪。由于达瓦养殖的猪都是家养,而且喂的都是粮食和豆渣,没有任何其它饲料,并运用了一些科学的养猪方法,因此他养出来的猪肉质好、长得快且大,销路一直很好。通常猪仔还没生下来,买主就留下押金订购,根本不用发愁没人买。
近年来,达瓦还学习了蔬菜种植技术,打算在自家的田地里开拓出一亩地左右的蔬菜大棚,种植蔬菜。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收入越来越多,达瓦次仁开始帮助那些没有富裕起来的乡亲们。 他先是资助了村中一对贫困的母子。达瓦传授这位母亲加工粉条的技术,同时供她的孩子上学直至18岁。现在孩子的母亲去了拉萨,她的儿子在外打工赚钱。达瓦次仁还在县委、村委的帮助支持下,投入近15万元,盖好了新的粉条加工厂,购置了新的设备,预计新工厂今年5月份左右就可以投入使用。新的工厂将吸收村中老退役军人和贫困村民,增加村里的就业率。
在没有创办粉条加工厂之前,达瓦次仁家的日子可以说是握襟见肘。过年的时候,买了衣服就买不起食物,买了食物就没有件像样的衣服穿。为了买一包烟,达瓦次仁只能拿家里的口粮来换。而现在,家里电视、冰箱、饮水机、电脑、电炉,各种现代化设备应有尽有。两个儿女,一个工作,一个上学。用达瓦次仁的话说:“我现在没有任何别的苛求,只希望新的粉条加工厂生意能越做越好,我才能带着更多的乡亲们走上致富的道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