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西藏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铭记不堪往事,守候今日幸福
2009-04-30
:李捷 岗旋语言学校里坐满了渴求知识的西藏青年 刘俊涛 摄   编者按:2009年1月19日,西藏自治区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决定将3月28日定为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世界再次将目光聚焦在了西藏50年前的那一天:1959年3月28日,周恩来总理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宣布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地方政府职权,从而揭开了西藏百万农奴翻身解放、当家做主人的序幕,西藏实现了从黑暗走向光明的伟大历史跨越。   “我现在就想多活几年”   在“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西藏山南地区奶东县昌珠镇克松村,老支书索朗顿珠随时都把微笑挂在脸上,经常挂在他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感觉,我现在生活在人间天堂”。确实,对他来说,没有什么能比今天的幸福生活更令他满意的了。   克松村所在地原是大农奴主索康·旺清格勒所属庄园之一,原来这里的村民都是庄园的农奴;也正是在这里,索朗顿珠有17年的农奴生涯。   “在克松庄园,我每天除了给庄园主喂马、打扫卫生外,还要干很多杂七杂八的活儿。我的衣服是补了又补,而且一年只能换一次,衣服里面到处是虱子。”索朗顿珠说,在克松庄园,小孩从8岁起就没有自由,所有一切归农奴主支配。那时没有什么农机具,农奴干活儿全靠体力,一天要干4种以上的繁重体力活儿,还要挨很多打,“没把农活儿做细致要挨打,没有脱帽向农奴主敬礼更要挨打。我被庄园主打过无数次,还亲眼看过农奴被打死……”   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开始。“当时有很多谣言,说解放军要吃人,还要烧杀抢掠。”回想起当时的情景,索朗顿珠觉得非常可笑:“解放军来的时候,我们还躲了起来。但后来,我们发现解放军不仅不吃人,还给我们送粮食,帮我们种地、烧饭。慢慢地,我们改变了看法,开始给解放军献哈达,和解放军说话。”索朗顿珠感慨地说:“1959年民主改革,废除差役、烧掉契约、解放农奴、分土地、分房子、分牲畜,不仅农奴得到了解放,就连那些运输粮食的马和驴也得到了解放。是解放军救了我们啊!”说到这里,索朗顿珠情不自禁地用藏语唱起了《翻身农奴把歌唱》,脸上荡漾着甜蜜的笑容。   索朗顿珠当了17年的农奴,也当了17年的村支书。民主改革后,他就和曾经的农奴兄弟甩开膀子干了起来,买农具、办猪场、开磨房。在自己的生活发生改变时,索朗顿珠也不忘帮助其他人。当时有个叫才旺多吉的农民家里很穷,藏历年时,索朗顿珠就给才旺多吉送肉送粮食,年后帮他找工作,秋收时还组织村民帮他家收庄稼。索朗顿珠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行为得到村民的一致认可,被大家推选为村支书。后来,年近70岁的索朗顿珠3次提出卸任,但村民们每次都坚决要求他继续当村支书。村民格桑旺堆告诉了笔者他支持索朗顿珠当村支书的理由:“不仅因为老支书能带领我们致富,还因为每当我们看到他,就会想到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他就是我们村历史的活化石。”   索朗顿珠说:“达赖集团破坏我们幸福生活的企图是不会得逞的,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他是打不破的。”现在,克松村97%的村民住上了楼房,几乎家家户户都实现了机械化。村民拉珠家有油罐车、出租车,年收入近40万元,是村里有名的万元户。“以前的衣服都是补了又补,一年才能换一套,吃的东西跟猪狗食一样。现在逢重大节日时一天换3套衣服,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拉珠说。   索朗顿珠告诉笔者:“我原来觉得人间天堂是一种传说,但经历过新旧社会后,我觉得那不是传说,我现在已经生活在天堂了。我经常教育我的子女,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我现在就想多活几年!”   “父辈们的苦难催我奋进”   走进西藏日喀则白朗县嘎东镇贵热村村民罗布旦增的家,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张张奖状:农产品加工带头人、先进民营企业家、西藏十大优秀青年、全国乡镇企业质量工作先进个人……   可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位在日喀则甚至全西藏都家喻户晓的青年企业家,他的父母曾经却是饱受苦难的农奴。幸运的是,罗布旦增出生在民主改革之后的20世纪60年代。   罗布旦增说:“我真的很幸运,出生在民主改革之后的60年代,成长于改革开放之时。回想儿时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就是秋收后看着长辈用手推磨磨糌粑。近50年来,我感受着家乡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最让我意想不到的是,生活中再平凡不过的糌粑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改变了乡亲们的生活。”   1994年7月,中央对西藏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聪明的罗布旦增认识到,西藏农村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第二年,罗布旦增贷款买了一辆东风货车,开始跑运输。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仅用了短短4年时间,他就还清了贷款,还为下一步的发展积累了资金。   “民以食为天。要吃,就必须有能吃的东西;而要吃好,则必须有人琢磨怎么做。”罗布旦增说。抓住国家对发展农村经济给予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的机遇,针对当时糌粑加工厂投入少、见效快的优势以及糌粑供不应求的实际,罗布旦增有了利用本地优势进行糌粑加工的想法。罗布旦增于1999年建起了糌粑加工厂,利用自己制作的风选机、脱皮机,将传统的不脱皮糌粑加工改良为脱皮糌粑加工,在提高糌粑质量的同时,把糌粑产品分为3个档次,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经过几年的努力,罗布旦增的糌粑加工厂不断发展壮大,在当地开始小有名气。   2005年,罗布旦增投资1000万元,购置了四川大学研制的电炒制青稞设备。新设备一改以往的烧柴炒制工艺,既保护了环境,又提高了生产效率。罗布旦增的糌粑加工厂年生产能力从建厂之初的7.5万公斤提高到500万公斤,年纯收入由4.9万元增加到62.18万元。   2006年,为使糌粑加工进一步市场化、标准化、规范化,在白朗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通过援藏扶持,罗布旦增为他生产的糌粑注册了国家级商标——“洛丹”,“洛丹”自此成为享誉全自治区的名牌产品。   2007年,嘎东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罗布旦增的糌粑加工厂建成。罗布旦增说:“这里所展示的是自西藏民主改革以来,糌粑从手磨、牲畜磨到水磨,然后到现在的电磨的发展过程,充分展示了50年来西藏农牧加工业和人民群众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007年,罗布旦增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当选之日,他动情地对乡亲们说:“在旧西藏,我们的前辈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而在社会主义新西藏,我们成了自己的主人。父辈们的苦难催我奋进,让我沿着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一路前行。”   “现在我们很幸福”   面貌清秀、衣着得体的藏族青年普桑,现在在拉萨的一所大学任教。平时他喜欢穿休闲装,在一些庄重的场合他则会换上一套笔挺的西装,而逢年过节时,一身漂亮的藏装是少不了的。生活中,他依旧保持着喝甜茶、吃糌粑的习惯。他说:“作为一名现代青年,我渴望能多接受其他民族和国外的文化。”   在如今的拉萨街头,皮尔·卡丹、太和等品牌服装和各种名牌化妆品应有尽有,专业美容、美发店随处可见。与祖辈们不同的是,新一代藏族青年大多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们不仅追求心灵的充实,还要追求外在美。在拉萨经营服装店20余年的王女士对生活在雪域高原的人们的衣着变化感受颇深。她告诉笔者:“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人们看见别人穿时髦、洋气的衣服,会跟着去追风。到了90年代,人们在注重衣服的质地、款式、色彩之外,又开始追求品牌。”   达央是个文学爱好者,他在网上建立了自己的电子邮箱,只要有新作,便从网上发往北京、上海、香港、台湾以及美国、新加坡等地的报刊的电子邮箱。他通过因特网发出去的作品,陆续在国内外一些华文报刊上发表。他说:“在网上发稿,不到5秒钟就发完了,费用只要两三分钱,既节省时间,又节省邮费,还不担心稿件遗失,真是一举三得。”达央还写了一首有关电脑的诗:   显示器撩开神秘的面纱,   硬件结构的千里眼,   “时”理万机,   多媒体软件的顺风耳,   日新“周”异。   新的升级潮,   卷起波澜壮阔的大海,   在万花筒般的地球村跃跃欲试。   夜幕下的拉萨,华灯初上,位于夺底路上的一所夜校里挤满了渴求知识的藏族青年。这所由西藏“十优”青年、“全国自强模范”洛桑巴典自费创办的岗旋语言学校自1988年创办至今,已发展为建筑总面积达7000多平方米,拥有15个班、10余名专职教师的学校,学校开设的课程有藏文、汉文、日语、英语、德语和计算机,从这所夜校毕业的学生已近万人。洛桑巴典介绍说:“来参加学习的有机关单位的干部,有待业青年,还有在校学生,青年占90%以上。”   今天的藏族青年不再闭塞,他们当中的不少人在西藏和内地的各类学校中学习,不断提高着自身素质。据自治区教育厅统计,目前西藏总人口中平均每15人就有一个大中专毕业生,另外一些青年则通过自学和上夜校学习各类文化知识。   普桑说:“现在我们生活得很幸福。虽然没有经历过长辈们曾经历过的苦难生活,但我们知道幸福来之不易。青年唯有不忘历史,才能展望未来。”
     相关链接
    ·西藏天葬 死亡不留痕迹
    ·山东大学生教孩子这样刷牙
    ·11名困难学生 登入应届毕业生低保户名册
    ·第四届“纳木错”国际徒步大会将于8月15日
    ·西藏自治区第九届中学生运动会下周举行
    ·西藏自治区区内重点高中录取工作结束
    ·西藏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全区普通高校招生
    ·截至21日上午9时西藏普通高考已录取1400多
    ·西藏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洛隆县举办农机具使用培训班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