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吃穿住行”看新旧西藏两重天 |
2009-04-30 |
|
:高福生
“西藏民主改革50年”大型展览展已接待超过10万名参观者。有关人士表示,这次历时近50天的大型展览预计将吸引20万人观展。通过展览,人们清楚看到新西藏的辉煌。在民主改革奠定的现代社会制度基础上,西藏逐步迈上了现代化之路。50年来,西藏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一项项方针政策和优惠政策的实施,快速改变着西藏的面貌,改变着西藏各族人民的生活。
在不少人的记忆里,1959年之前的西藏,从来不是达赖集团所鼓吹的人人幸福的“香格里拉”,而是一个比欧洲中世纪还要黑暗、落后的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三大领主”占有全部生产资料,沉重的赋税和乌拉剥削,惊人的高利贷盘剥,使全西藏的所有农民,都变成了终身负债的农奴。1959年3月燃起的民主改革之火,50载沧桑巨变、西藏经历了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光辉历程……
吃——应有尽有。民主改革以前,西藏一直有一个怪现象“菜比肉贵”。尤其到了冬天,餐桌上永远的主角就是“老三样”——土豆、萝卜、大白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大棚蔬菜种植在山东取得成功。西藏也随之在区内展开了大面积的引进和推广。从那时起,藏族同胞的餐桌经历了一场历史性的革命。由于地理条件优越,污染少,西藏生产的蔬果味道甚至要更好一些。如今的西藏,市场供应充足,蔬菜水果一应俱全,美食种类五花八门。藏族同胞不仅热爱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糌粑、酥油茶和青稞酒,也经常去尝尝北京涮羊肉、东北水饺或者云南米线。
穿——多姿多彩。民主改革50年来,居住在雪域高原的人们,单就个人的衣着来讲,其变化令人咋舌。从四季穿着一套褴褛的藏装到多姿多彩的衣饰,从“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到随季节、随时尚的变化而不时添置新衣,无不折射出50年的历史巨变。目前,除了色彩绚丽的藏族传统服装之外,各种流行服饰的专卖店在拉萨街头也是随处可见,很多年轻人都穿着得非常时尚。过去的西藏街头,光脚走路的人比比皆是。如今,无论是传统的制鞋店铺,还是国际品牌的专卖店,都常年门庭若市。
住——安全舒适。1950年,西藏大约有100万人口,其中大约90万人没有自己的住房。一家好几口人挤在潮湿阴暗的草屋里,这样的场景在当年随处可见。特别是一些朗生,只能住在牛棚里与牛羊为伍。现在,为了改善西藏农牧民居住条件,党和政府投入巨资,特别是2006年以后,西藏整合财政资金、社会资金、民间资金和援藏资金,大力实施以农房改造、游牧民定居和扶贫搬迁为重点的农牧民安居工程。自治区向每户安居工程建设户补助1万元至2.5万元不等的专项资金,各地市县也积极筹措资金,支持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从2006年至今,西藏全区累计有20万户、100万农牧民住上了安全舒适的新房。
行——快捷便利。民主改革前的西藏乱石纵横、人马路绝,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和桥梁,运输靠牦牛驮运物资。自“十五”以来,西藏公路建设发展迅速,新建、改建公路19935公里,新增里程10112公里。2006年7月1日,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通车,现在从拉萨到那曲只需要4个小时。如今四通八达的空陆运输网已在西藏形成,今日的拉萨已成为西藏的交通枢纽:川藏公路、青藏公路、中尼公路干线交会于此,新藏、滇藏等多条干线与支线公路相连接,可通往西藏97%的县。2009年,西藏自治区政府提出,将在今年投资60亿元,加快西藏公路建设,完善雪域交通网。
这些迹象表明,在民主改革奠定的现代社会制度基础上,西藏逐步迈上了现代化之路。50年来,西藏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一项项方针政策和优惠政策的实施,快速改变着西藏的面貌,改变着西藏各族人民的生活,藏族同胞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人均寿命也从过去的35.5岁提高到现在的67岁。如今的西藏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央的关怀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这片神圣的雪域高原还将有新的奇迹出现,西藏的未来将更加繁荣、更加富裕、更加文明、更加和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