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浙江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兼职接电话实为给人当“托儿”属于非法
2009-07-24

   浙江在线05月11日讯 “真有这样的好事吗?”记者近日接到读者张先生的来电,称他在网上看到一个招聘兼职接电话的帖子,接听一个陌生人来电就能赚1元钱,很轻松。 tujian.org

  几天来,记者调查发现,这个帖子是自称暂住在北仑的汪某发的。而其招聘的所谓的兼职人员其实是“托儿”,兼职者要以产品使用者的身份帮其说谎,接到推销对象的来电时要称用过该产品,且效果非常好。 tujian.org

  律师表示,汪某的“招聘”如果真是雇人接电话骗人,那肯定是不合法的,想去应聘的市民,不要稀里糊涂成了“帮凶”。而且,这种招聘还存在泄露个人信息的隐患。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每接一个电话赚1元”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根据张先生提供的线索,记者在网上看到了这个帖子,称“因业务需要,现特招几个人长期帮忙接电话。一天最少接5个左右,接一个一块钱,一个电话大概接几分钟。报酬一周结算一次,绝不拖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根据网上所留手机号码,记者与发帖的汪某取得了联系。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汪某首先询问记者是什么地方人,做什么工作的,平时忙不忙,能不能保证有空闲时间接电话。他说,虽然这份兼职很轻松,但必须要有耐心和责任心,电话一响必须马上接听,不能拖延。记者询问究竟是接什么样的电话。汪某称不要那么急,如果录用了他自然就会告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汪某承诺,每接一个电话就给1元钱,这样算起来,每个月至少可赚200多元的“外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要提供详细个人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打探电话兼职究竟做些什么工作,在得知汪某暂住在北仑后,记者提出了上门应聘的要求,但遭到拒绝。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汪某说,这是公司的规定,因为兼职人员流动性很大,经常变换,同公司的关系也很松散,因此公司没那么多精力让兼职人员到现场面试,所有兼职人员的招聘和报酬的支付都是在网上进行的。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问及招聘程序,汪某告诉记者,首先成为QQ好友,然后以接电话技巧和注意事项为主题进行初步交谈,基本合格后就可索要报名表,上交后等待回执。报名表必须如实填写,要留下真实姓名和家庭地址,最后通过审核就可成为兼职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根据其发过来的应聘表格,记者看到,应聘者需填写包括姓名、电话、地址、支付宝账户(一种网络支付工具)等在内的多项个人信息,而且要求地址必须详细,目的是“确保能收到信件和快递”。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原来是雇人当“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昨天,在记者的再三“恳求”下,汪某终于向记者透露,他们公司的业务范围很广,像产品推销、市场调查等等。 tujian.org

  汪某说,对于所推销的产品,公司为了尽可能挖掘潜在客户,经常要组织一些市民参加产品说明会、推荐会等相关活动。考虑到公司工作人员自我介绍的可信度不高,因此在活动结束后公司会把“兼职人员”的联系方式告诉参加活动的市民,称这是客户的回访电话,都是用过这些产品的消费者,最有发言权。兼职人员的任务就是接到咨询电话时,以产品使用者的名义向他们介绍和推荐。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不是骗人吗?”“也算不上什么骗人,这是善意的欺骗。”汪某向记者辩解说,这是一种新的推销方式,表面上像是撒谎,实际上只是为了争取客户而采取的一种手段而已。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当记者问及他们公司推销的是什么产品时,汪某拒绝透露,只是说产品种类较多,等成为公司的兼职人员后,接什么样的电话他会及时通知。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律师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雇人当“托”不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应聘者还可能因此泄露个人信息 tujian.org

  浙江之星律师事务所吕华律师认为,在商业交易过程中,雇人当“托”的行为肯定是不合法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他说,这些年来,社会上各色各样的“托儿”屡见不鲜,从最早的“医托”,到后来的“婚托”、“酒托”等。“托儿”的大量出现,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行业商业诚信的缺失。在民事法律规范中最基本的规范是诚信原则,雇人当“托”的行为至少是有违该规则的,也就是至少构成了商业交易上的欺诈。如果该行为达到一定的程度和危害后果,就有可能构成诈骗罪。当“托儿”的很有可能构成诈骗罪同犯,也要受到法律制裁。对于汪某“招聘”的这类电话兼职,如果真的是雇人接电话骗人,那肯定是不合法的。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另外,吕律师还提醒说,近几年来,一些犯罪嫌疑人利用招聘之名套取个人身份以及家庭背景信息后,以他人之名申办信用卡并恶意透支的行为明显增多,给当事人造成极大的麻烦。这个兼职招工需要应聘者提供那么详细的个人资料信息,也是值得怀疑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乐清虹桥企业用工情况调查:"潜规则&qu
    ·海宁交通事故:两名肇事驾驶员已被警方刑事
    ·开元路整治工程完工 11条公交线路恢复原线
    ·“鉴宝·收藏论坛”和“2009浙商论坛”将在
    ·口罩、消毒液需求量增大 淘宝网商品周增长
    ·萧山机场启用临时隔离机位 出入境人员须填
    ·请拨0571
    ·医院配出防感汤 用中医药来对抗感冒病毒受
    ·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第4天 浙江8人无发热咳
    ·物业陪中介看完房 为啥要收“看房服务费”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