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秦光荣调研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经济社会和城乡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时指出,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大的决心、更宽的思路、更实的举措、更强的气魄推动红河州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不断激发加快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开启科学发展的新道路。
2008年被云南省委、省政府列为全省经济社会和城乡综合改革试点以来,红河州以积极的态度,稳步有序地推进了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目前在城乡统筹、经济管理体制、对外开放、投融资体制、社会事业、行政管理体制等多项改革中均取得了初步成效。同时,由于在综合改革的系统工程中,涉及到思想观念转变、体制机制创新和利益格局调整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改革推进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在认真调研并听取了红河州委、州政府的汇报后,秦光荣对红河州紧抓体制机制核心,通过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所取得的初步成效和积累的有益经验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云南省委、省政府确定在红河州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是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作出的决策,不仅要通过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制约红河州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更是赋予红河州肩负起先行先试的责任和使命,要通过实施综合配套改革,为全省深化各项改革积累经验、提供示范,使全省的改革开放少走弯路。
秦光荣强调,红河州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要继续以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关键,加大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要注意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探索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新机制,探索形成增强国有经济实力的新体制、有效利用和盘活国有资源的新体制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新体制;要注意全面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建立完善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机制、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的有效机制、农村基层管理的有效机制和有效化解农村矛盾的新机制;要注意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改进绩效评价制度,完善干部人事制度,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要强化社会体制改革,深化教育体制、医药卫生制度、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就业服务体系;要注意积极发展开放型经济,推进口岸建设和通关便利化,扩大边境贸易,加强边境合作与开发,建立推进经济合作的新机制;要注意建立统筹城乡发展体制,做好城乡规划、城乡发展、城乡土地利用、城乡社会事业以及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六个统筹,为加快发展提供各种体制机制保障。
秦光荣强调,红河州要继续精心组织,认真实施综合配套改革各项工作,特别是要把工作做细、做实、落实到位,确保综合改革取得更大的成效。一要进一步调整、细化改革方案,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创新相结合、总体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省与州互动支持相结合的原则,不断使改革方案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合理化和特色化,提高针对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二要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在准确把握政策着力点的基础上,提高现有政策措施之间的协调性和连续性,提高政策措施的实效性,加快构建综合改革的政策措施支撑体系;三要积极主动先行先试,充分整合各方力量,用好、用足、用活现有政策,力争在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开放型经济带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四要着力营造有利于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宽松包容的人文环境、激励保护的制度环境、保障有力的法制环境和高效协作的服务环境,红河州要对综合改革各项政策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认真检查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政策不到位、承诺不兑现等问题,不断提高行政服务效率。省级各部门也要加强与红河州之间的协作沟通,努力形成推进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合力,保障综合改革试点的顺利推进,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起好示范带头作用。(云南日报 记者 谢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