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昆明市规划局完成了《昆明主城建筑高度控制规划方案》,从今日起正式面向市民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公示。
该方案是昆明市首度系统性明确主城各片区建设高度,划分出六个管理级别。主城主中心区、北市副中心区、西市副中心区、南市副中心区将不受高度限制。通过限高,昆明市营造出两个景观视廊和一条景观视线,站在圆通山上将可尽情饱览围绕滇池盆地的西山、长虫山美景,以及遥看呼马山,凸现昆明自然山水风貌。
分六个级别限高
新推出的方案共分为不限、小于100米、小于60米、小于36米、小于24米、小于12米(生态)等六个级别,对主城各区域的建筑高度进行了限定。
不限建筑高度的区域仅有4个。分别是主城主中心区(包括CBD区),区域范围包括北至人民路以北200米、南至金碧路以南200米,东至白塔路以东200米,西至祥云街片区;西市副中心区(次CBD区),区域范围为人民西路以南,海源路的改造片区;北市副中心区(次CBD区),区域范围为金星立交桥以北至霖雨路的北京路两侧区域;南市副中心区(次CBD区),区域范围巫家坝机场片区,但前提是机场关闭前,应满足机场主管部门净空的限制要求。
营造两个景观视廊
在方案中,昆明传统风貌区也得到了保护。主城明珠翠湖片区的“三山一水”(五华山、圆通山、祖片山、翠湖)有了明确限高,以确保显山露水。穿过主城中心的盘龙江,为营造出景观长廊,要求沿河两侧各40米禁建或限建。作为传统历史保护街区的文明街片区及官渡古镇也有了明确限高。
据了解,本次方案向市民公示征求意见,公示期从4月15日至5月15日,为期一个月。公示地址:拓东路118号 昆明市城市规划展览馆1楼大厅 ,公示网址:Http://www.kmghj.gov.cn/。
对公示方案有意见或建议者,请在公示期限内以书面形式将意见和建议分别反馈到昆明市规划局1楼大厅规划咨询窗口和规划局7楼市规委办。规划部门将根据群众反馈意见,调整优化完成《昆明主城建筑高度控制规划方案》。
摩天大楼挡住山水特色
昆明市规划局有关人士介绍说,城市建筑高度的确定不能是随心所欲的,高度过低会弱化土地的使用价值、缩减绿化面积、公共使用面积、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高度过高则可能破坏城市景观,使人流过于集中,恶化城市交通,同时大大增加公用设施、配套设施的投入,甚至造成光污染、噪声污染等。国内外各城市都对建筑容量作出了一定限制,控制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和容积率。
伴随着昆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昆明历史上所展现的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的宜人风貌正在受到城市现代化、城市空间规模急剧扩大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体量较大的建筑已逼近滇池湖岸;高层、超高层建筑与滇池盆地和山地丘陵环境尺度冲突日益尖锐;传统河道日趋减少和减小。由于很多高层建筑在部分区域相对集中,对城市空间景观影响较大,一些地段高层住宅过于密集,缺乏足够的日照和住宅绿化面积,极大地影响了高层住宅区的环境质量。
首度系统性限高
在过去的《昆明城市总体规划》中,都没有提出完整的城市空间形态规划内容。仅在2002年版的总体规划中提出了“昆明主城空间景观初步概念规划”,但未获法定批准。
2008年根据昆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要求,市规划部门组织完成了《昆明城市设计概念性方案》国际征集工作。
根据专家组对《昆明城市设计概念性方案》的评审意见和市政府的要求,昆明市规划局、市规委办组织市规划编制与信息中心及参加国际征集的国外城市规划设计咨询机构,在概念性方案宏观性成果基础上,按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先期深化完成了《昆明主城建筑高度控制规划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