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日,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出台一项缓堵措施,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将在年底前实行错时上下班制度,以缓解上下班高峰期北京主城的交通拥堵……该消息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据了解,北京市主城区曾在去年奥运会期间实施过错时上下班,效果非常明显。同样面临主城交通日益拥堵的管理难题的重庆,错时上下班是否也是缓解良方?就此,本报记者昨日进行了采访。
重庆交通大学交通工程研究所所长刘伟博士认为,对于重庆这样的大城市来说,实行错峰上下班来缓解城市拥堵只是迟早问题。他同时认为,“在实施前,应通过广泛的宣传和沟通,得到大家的关注、了解和赞同。”
交警江北区支队观音桥商圈大队负责人杨明希望,主城区应尽快实施错峰上下班,他说,虽然我市主城区的汽车数量远不如北京、上海等城市,但我市上下班高峰期的车流增长却非常明显。根据他日常执勤的经验,观音桥环道上下班高峰期的车辆是平峰时期的3倍以上,“错峰上下班可以减少市民堵在路上的时间,也是城市健康发展的表现。”
我市研究城市管理的相关专家指出,从去年开始,杭州、深圳、济南和北京等大城市相继实行了错峰上下班,极大地缓解了城市高峰期的交通拥堵。而在英法等发达国家,错峰上下班早已不是新事物,由于该制度的长年实施,还推动了1小时弹性工作制和网上办公模式,减少了员工出行的时间成本与经济成本。
市公安交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只依靠建设道路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是不可行的,“城市道路修建、扩容的速度总是跟不上车辆和交通流量增长的速度,这种矛盾在今后3至5年内,还将进一步加剧。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稳步提高以及汽车整体价格水平的下降,我市主城区汽车保有量将继续大幅攀升,届时,实施错峰上下班的时机就成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