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财经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货币政策将转向更多运用价格型调控--中国图鉴
2011-03-25

  证券时报记者 贾壮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张晓慧昨日在央行网站撰文指出,在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市场经济体制将不断完善,利率[LiLv]、汇率等改革将继续推进,中国货币政策也将更有条件逐步增强以利率[LiLv]为核心的价格型工具的作用,从偏重数量型调控向更多运用价格型调控转变。

  文章称,当前,中国货币政策仍面临国际收支不平衡和流动性[LiuDongXing]过剩的问题,中央银行仍需加强流动性[LiuDongXing]管理,把好流动性[LiuDongXing]这个总闸门。导致流动性[LiuDongXing]过剩的国际收支顺差既是全球化发展过程中跨国外包、供应链重组加速以及国内资源禀赋竞争优势的反映,也与出口导向发展战略,以及围绕此战略长期形成的财政体制、收入分配体制、贸易体制、价格体制、汇率体制等因素有关,从更深层次看,反映了消费率偏低、储蓄率偏高的经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由于结构调整有一个过程,未来中国国际收支顺差的状态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随着市场自身和国家政策的调整,国际收支趋于平衡应该是大的趋势。

  张晓慧在文中分析说,在一般教科书中,作为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的存款准备金率被视为货币调控的“利器”,并不轻易使用。但在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基础货币供应过剩的特殊情况下,中国央行把存款准备金率发展为常规的、与公开市场操作相互搭配的流动性[LiuDongXing]管理工具。之所以要搭配使用这两种对冲工具,主要是随着对冲规模不断扩大,公开市场操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商业银行购买意愿、流动性[LiuDongXing]冻结深度等因素的制约;而存款准备金工具具有主动性较强的特点,收缩流动性[LiuDongXing]比较及时、快捷,能够长期、“深度”冻结流动性[LiuDongXing],更适合应对中长期和严重的流动性[LiuDongXing]过剩局面。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可以锁定部分基础货币并降低货币乘数,进而影响金融机构信贷扩张能力,对于调控货币信贷总量有着更大的效力。

  不过文章同时指出,在流动性[LiuDongXing]持续较多的情况下,央行票据这一操作工具的推出为货币调控赢得了一定的主动权。同时,央行票据的发行对促进中国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发展以及利率[LiLv]市场化改革也起到重要作用。央行票据具有无风险、期限短、流动性[LiuDongXing]高等特点,弥补了中国债券市场短期工具不足的缺陷,为金融机构提供了较好的流动性[LiuDongXing]管理工具和投资、交易工具。定期发行央行票据还有助于形成连续的无风险收益率曲线,从而为推进利率[LiLv]市场化改革创造了条件。

  文章认为,目前,中国已实现了“存款利率[LiLv]管上限,贷款利率[LiLv]管下限”的阶段性改革目标,中央银行实行二元化的利率[LiLv]调控模式,即一方面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LiLv](上下限)以影响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LiLv]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及各类中央银行利率[LiLv]引导市场利率[LiLv]。当然,二者之间也有某种共性,都应当反映宏观调控的要求和经济形势的变化。而且可以说,在利率[LiLv]传导机制不畅的情况下,存贷款基准利率[LiLv]的管制还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中央银行调控利率[LiLv]的能力。

     相关链接
    ·央行回笼超千亿 传统工具周期短效率高--中
    ·货币政策将转向更多运用价格型调控--中国图
    ·美国3月12日当周续请失业金人数372.1万--中
    ·国土部等三部门将加强公路铁路项目建设用地
    ·中国将培育出一批可供人体器官移植的基因工
    ·美国2月耐用品订单月率下降0.9%--中图社
    ·中央纪委、监察部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规范征
    ·加拿大科学家:严控家装铅与石棉污染--中图
    ·玻利维亚将向国际法庭提出得到出海口权利的
    ·美国3月19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38.2万--中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