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秦 毅 当定式思维被打破的时候,脑海里拂来春的气息,我们感受到“解放思想”四字箴言的伟大。当成都草堂小学翠微校区能与其他宏大建筑比肩时,我们感受到“震不垮”三字的厚重。当中国建筑学会将建筑大奖送到“花朵们”成长的地方时,我们感受到“以人为本”的真情。 建筑是什么?是钢筋还是水泥,是砖头还是瓦块?如果您看重这个,请让我们回到几千年前,好把金奖颁给嬴政或法老,因为长城和金字塔依旧傲视群雄。当然,没有人愿意给残暴的帝王颁奖。善良的人们宁愿把奖颁发给“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杜甫,因为他对建筑最质朴的理解“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真实地感动着每一个人。 不幸的是,我们记下了诗圣,记下了他秋风中的茅屋,却忘记了伟大的广厦何以伟大的原因。我们热衷于修建地标性建筑,并将它们奉为城市的主人,却忘记了它们不过是社会发展的副产品。在被高大、威猛的建筑震撼的同时,人们不自觉地当起了它们的俘虏,用建筑的眼光恭维着建筑。我们赞叹着它的奢侈,羡慕着它的身高,却忘记了它的功能——为人民服务。 一所经历强震考验的校园,用它的存在宣示了不朽建筑的原生态,除了“健壮”这个最起码的要求之外,便是处理好与人的关系。为了人而不坑人,应是建筑生存的第一要义。如果一些光怪陆离的建筑出现在我们的家园里,它必须有一个合情合理的解释,我们不能因为它的相貌或显赫的家世就给它颁发人类社会的居住证。 本末倒置了吗?如果没有内在的精神气质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我们没有必要用混凝土打造都市森林。是我们包容建筑,而非建筑包容我们。正因如此,草堂小学获得大奖让人感到温暖,中国建筑学会明晰标准让人倍感欣慰。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