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建设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突破:在金融危机风狂雨骤之时
2009-05-04
本报记者 赵志国   商务部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对外承包工程是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合作的一大亮点,其中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建)签下美国4.07 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单更是亮点中的亮点。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称,这是中国承包商在欧美发达国家市场取得的重大突破。 力冠群雄
中标美国基础设施工程   4月24日,记者从中建海外事业部的工作人员处得到证实,今年3月11日,美国纽约州交通部正式将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大桥改造工程授标给中建,授标金额4.07亿美元。该项目于2009年1月22日开标,中建在与斯康斯卡工程公司(SKANSKA)、帕锐明建筑公司(PERINI)等全球知名建筑企业的角逐中脱颖而出,一举中标该工程。
  记者了解到,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大桥改造工程包括一座跨河钢结构拱桥的改造和8项匝道桥(路)改造工程。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大桥横跨纽约哈勒姆河,处在美国国家高速公路I-95高速公路和I-87高速公路的交会处,连接了纽约市曼哈顿区与布朗克斯区。大桥主桥共9跨,总长466米,其中最大单跨跨径为154米,匝道主要为I-95高速公路和I-87高速公路的转换匝道。大桥改造完成后,主桥将由双向8车道拓宽至双向10车道。施工人员将对既有的钢结构桥面进行拆换,对钢结构箱梁、横梁进行拆除、改造或加固。
  该工程有两个显著特点:其一,采用下部结构托换上部结构荷载的方式,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下部结构和上部结构的改造施工。其二,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影响交通,即要在维持双向8车道车辆通行的前提下进行桥梁改造施工。 美国工程建设市场
结出累累硕果   1978年,中建开始进军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并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美国市场。从我国驻美大使馆、驻美领事馆和中资企业办公楼的建设开始,中建逐步开始与美国承包商竞标美国本土项目,先后承建了政府建筑、大型酒店、学校、大型道路桥梁、铁路、车站等工程,创造了中国承包商在美国的多项第一。在进入美国市场的中国建筑企业中,中建第一个总承包政府公共工程(南卡杉地高中),第一个中标上亿美元的工程(纽约万豪酒店),第一个总承包大学工程(南卡大学会议中心),第一个总承包大型道路桥梁工程(纽约州X匝道工程),第一个总承包铁路及车站工程(纽约扬基体育场火车站)。与此同时,中建的多个项目获得美国建筑行业大奖:纽约布鲁克林火车站工程获2004年纽约市建筑大奖,纽约州X匝道工程获美国建筑师学会优秀工程奖,扬基体育场火车站工程获2008年美国设计建造学会年度优秀工程奖。 树立进军发达国家
建筑市场的样板   美国的建筑市场规模巨大,但竞争也异常激烈。包括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承包商在内,外国承包商占美国建筑市场份额的总和只有5%。中建在其海外发展战略中提出,不但要在非洲等欠发达地区进行国际工程承包,而且要在发达国家的建筑市场上占一席之地。要通过与世界一流总承包商的竞争,以更快的速度向国际一流水平迈进。
  中建海外事业部总经理陈国才说,该项目的成功中标是中建不懈奋斗、长期积累的结果,也是中建在大市场、大业主、大项目的战略方针指引下取得的又一次历史性突破。中标该工程对中建拓展美国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的一位专家称,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承包商逆势突围,在开拓欧美发达国家建筑市场方面取得了突破。这充分说明,中国承包商在国际承包工程市场的大风大浪中不断历练成长,已经初具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同时,中建中标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大桥改造工程,也给中国其他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树立了开拓欧美发达国家建筑市场的信心。
     相关链接
    ·李克强8天内两提房地产调控释放出什么信号
    ·上半年海南住宅投资增长近五成
    ·河北将大力整顿外派劳务市场
    ·贵州13类建设工程企业无须再年检
    ·上半年河南建筑业总产值达1290亿元
    ·山东潍坊加强建筑市场专项监管
    ·北京检查物业服务企业安全生产情况
    ·汶川“生命线”不能承受之轻
    ·坑蒙欺骗陷阱多 装修“套餐”谨慎“吃”
    ·亮剑 品牌木门企业打响市场保卫战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