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评论员
家电下乡,农机下乡,汽车下乡……时下,送工业产品下乡已成为政府部门拉动农村消费的重要手段,也成为“差钱”企业应对愈演愈烈的经济危机的重要选择。 在响彻全国的下乡声浪中,有一个别样的声音让人为之一振,那就是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首倡的房屋下乡。 倡导房屋下乡并非是追赶时髦的作秀之举。宋志平倡导房屋下乡始自10年前,迄今为止,中国建材集团推动房屋下乡的努力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 与家电、农机、汽车等工业产品下乡相比,宋志平倡导的房屋下乡有其独特之处: 其一,下乡的出发点不同。拥有6家上市公司和19家全资、控股公司的中国建材集团“不差钱”,之所以极力推动房屋下乡,是因为不愿让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游离于现代居住潮流之外。房屋下乡不仅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而且具有关注民生的终极意义。 其二,下乡的方式不同。家电、农机、汽车等工业产品可以远距离运输,但如果将沉重的组合房屋从北京运送到遥远的外地,仅运费一项,作为终端消费者的农民便难以承受。因此,要推动房屋下乡,就要在全国建设产业基地。送家电、农机、汽车下乡,是将产品销售到农村、将产业留在城里,房屋下乡则是送产品和产业同时下乡。相比之下,房屋下乡对当地经济的拉动力更大,拉动作用也更为持久。 其三,下乡的结果不同。送家电、农机、汽车下乡,基本是一送了之,而送房屋下乡,送去的是节能、环保房屋,结果则是让农房建设由传统的建材消费转化为房屋制成品消费。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多年来为了让“秦砖汉瓦”退出历史舞台所作的种种努力,可以得到一个圆满的结果。据初步估算,送房下乡每年至少可以少用5000亿块黏土砖,可以使大约50万亩耕地得以保留。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房屋下乡大有可为。 送房下乡对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和长远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但要实现这一蓝图,绝非宋志平一人的呼喊、中国建材集团一家企业的努力能做到的。要挑战传统的农房建设观念、撬动巨大的中国农村房屋建设市场,还需要政策的支持和多方的努力。 当一些开发商呼喊着要为富人建房之时,宋志平和他领导的中国建材集团就如塞万提斯笔下挥舞着长矛的堂吉诃德,闯进了农房建设产业领域。较之前者,宋志平的目光显然更为远大。或许,中国建材集团正如潜于波澜深处的蛟龙,一旦腾出水面,整个中国房地产开发、建设领域都会为之震撼。届时,宋志平领导的中国建材集团对中国经济发展所作的贡献远非“每年增加1万亿元GDP”可以概托的。 在“寒风瑟瑟”之时,请记住宋志平“送房下乡”这一声呼喊。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