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子与肚子:边际效应击穿美国面具 |
2009-05-04 |
|
秦 毅
当“北京欢迎您”的歌声还在耳畔回荡时,大洋彼岸却奏响了“美国拒绝你”的打击乐。当我们数着钞票盘算着先救美国还是先救欧盟的时候,同住地球村的山姆大叔却想回到自耕农时代。 据悉,美国总统奥巴马将于2月17日在科罗拉多州首府丹佛签署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该方案已经连闯众参两院,虽被指责公然挥动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棒,但其“臭名昭著”的买美国货条款,赫然在目。 事实上,从1月28日美国国会众议院表决通过经济刺激方案时起,其美国货条款就备受批评。各国经济学者、政府官员不断发出声音,对美国这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进行痛斥。然而,该条款非但没有胎死腹中,反而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 精英们料到了这一天,却没想到它会来得这么快。去年11月15日,在华盛顿召开的G20(Group of 20,20国集团)峰会上,各国曾有承诺,至少在一年之内不推出任何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无奈的是,寥寥数月后,这个同盟就土崩瓦解了,始作俑者竟是高唱自由贸易主旋律的美国。 美国人傻吗?他们难道忘记了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当时,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将两万多种进口产品的关税大幅提高,引发了贸易战,加剧并延长了当时的经济大萧条。奥巴马聪明吗?作为总统的他难道不清楚贸易保护的危害吗?今天,他为刺激方案的通过而雀跃,并声称这是“一个重要里程碑”。 这一切难以理解吗?边际效应或可解释。同样的几个馒头放到一位饥饿的食客面前,第一个馒头带给他的价值绝对要大于最后一个,虽然这些馒头一模一样。有人说,美国买自己的钢铁可以在短时间内增加上千个岗位,但未来会损失更多的职位,这是一种短视。可事实上,我们大家就生活在这种“短视”之中。 寂静的小河边响起了机器的轰鸣声,彻夜不息,河水黑了,鱼虾死了,一些人富了。善良的人们拿出千万元巨资进行补救,或许这笔投入还要大于河边的造纸厂、味精厂曾经带来的收益,但这种“短视”是在泰晤士河边避免过还是在淮河、滇池边避免过呢?假如还给小河的和小河带来的都是一千万元,前者关系到生存,后者仅仅是提高生活品质,两个一千万元的边际效应相差巨大。 美国的经济刺激方案虽然有些排外,但它却顺应了“购物要购美国货,裁员先裁外国人”的“民意”。在民意被满足的情况下,信心所产生的边际效应就好比那第一个入口的馒头,香甜且最具价值。此外,就对自由贸易的需求度来讲,欧美等发达国家与处于快速成长期的“金砖四国”期盼的程度大有不同。也就是说,每增加一美元的贸易,双方所享有的边际效应并不对等。这就可以解释,近些年来,欧美等国为何频频动用技术壁垒,限制我方出口。 美国的做法势必产生示范效应,在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下,一切国际规则都难免带有滞后性。或许我们可以骂美国不仗义,但却不能说它傻。在寒冬还没有结束的时候,提前醒来的北极熊最好的选择还是缩回到自己的窝里,静静地守候……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