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建设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长三角地区绘定未来新蓝图
2009-05-04
本报记者 安领弟   10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国务院今年9月印发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召开新闻发布会。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副主任杜鹰,上海市委常委、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杨雄先生,江苏省委常委、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赵克志,浙江省委常委、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陈敏尔,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相关情况。 坚持四个发展
提升国际地位   杜鹰介绍道,《指导意见》对长三角地区提出了更新、更高的发展要求,具体体现在“四个发展”中:第一,率先发展。中央要求长三角地区在2012年在全国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全国的规划是到2020年实现这一目标)而到2020年或再用更长一点时间,长三角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第二,科学发展。《指导意见》要求长三角地区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战略性结构调整、形成更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方面,率先走科学发展之路。第三,一体化发展。要求两省一市要进一步破除行政壁垒,促进各种要素的自由流动,避免和消除低水平重复建设,促进整个基础设施和社会管理的一体化。第四,和谐发展。要求长三角地区在发展过程中解决好民生问题,加快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确保整个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能人人共享。

  杜鹰说,《指导意见》对长三角地区的建设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到2020年要把长三角地区的建设成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为实现新目标
圈定重点区域   为实现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既定目标,《指导意见》提出了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十大重点领域。
  这十大领域包括:统筹城乡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完善农业生产、经营、流通和服务体系,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创新体系,实现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的创新突破,加速建成创新型区域。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构建完备的城镇体系,完善和提升各类城市功能,提高城乡规划和建设管理水平,培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积极推进重大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区域能源安全体系,改善水利基础设施,改进和健全信息基础设施,增强区域发展的支撑能力。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高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水平,全面推进节能降耗,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全面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健全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着力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加快企业“走出去”的步伐,等等。 应对全球经济动荡
长三角地区责无旁贷   “面对全球经济风云变幻,怎样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长三角地区责无旁贷。”杜鹰在阐述国务院这一时期制定《指导意见》的重要意义时,这样说道。
  杜鹰说,受美国次贷危机加深、全球经济动荡、经济下滑的影响,沿海地区工业、企业增长速度放缓,整体经济在今年下半年以来出现了下行的趋势,这一点已经引起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目前,正在研究并准备出台一系列措施。
杜鹰说,全球经济动荡,对长三角地区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回想30年的改革开放,曾经出现过多次的通货膨胀或货币紧缩的情况,我们成功应对后,国民经济都会迈上一个新台阶。这次战胜了经济危机后,我国经济也必定会升上一个新台阶。
     相关链接
    ·李克强8天内两提房地产调控释放出什么信号
    ·上半年海南住宅投资增长近五成
    ·河北将大力整顿外派劳务市场
    ·贵州13类建设工程企业无须再年检
    ·上半年河南建筑业总产值达1290亿元
    ·山东潍坊加强建筑市场专项监管
    ·北京检查物业服务企业安全生产情况
    ·汶川“生命线”不能承受之轻
    ·坑蒙欺骗陷阱多 装修“套餐”谨慎“吃”
    ·亮剑 品牌木门企业打响市场保卫战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