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铁 “三工建设”促企业长足发展 |
2009-05-04 |
|
本报驻广东记者 祝萍 田红旗 通讯员 田中献 王运辉
中华全国总工会执委、中国中铁副总裁、工会主席姚桂清(左二)在中铁四局董事长张河川(右二)及中铁四局六公司董事长焦杰等人的陪同下,现场检查“三工建设”的落实情况。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有着悠久历史的老牌国有企业。近年来,在建筑市场风云变幻、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中国中铁仍保持着高速的经济增长。2007年中铁完成新签合同额2485亿元,在铁路一级市场中标合同额达848亿元;占铁路市场总额近45%;地铁承揽任务接近全国市场总份额的70%。 一家企业能够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发展,与其把握市场、锐意改革、强化管理分不开,而中国中铁在公司内部全面开展以工地生活、工地卫生、工地文化为主题的“三工建设”活动,也为公司发展注入了另一股强劲动力。正如中华全国总工会执委、中国中铁副总裁、工会主席姚桂清所言,“‘三工建设’的深入开展,使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得到升华,逐步形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8月28日,艳阳高照。姚桂清带领各下属单位相关负责人齐聚中铁四局六公司武广铁路项目部广州梁厂召开“三工建设”现场会。干净整洁的生活区,整齐有序的施工现场,精神饱满的工作人员,这一切无不让与会人员赞叹不已。尤其是在农民工生活区,能看到清凉的空调房、整齐划一的床铺、可供选择不同口味的食堂,还有娱乐室、电话间,甚至还有供农民工上网的小网吧。很难想象这是农民工住的地方。 据该项目部经理谭茂介绍,为改善农民工工作、生活环境,项目部投入60多万元购置空调等相关物资,并成立专职农民工管理办公室。每一位进场农民工必须持身份证登记,建立个人档案,签订劳动合同并接受相关上岗培训。 “我们很清楚,农民工最关心的还是工资问题。所以,我们实行同工同酬制度,足额、按时支付工资,绝不拖欠农民工一分钱。”谭茂感慨地说。 中铁四局集团董事长张河川告诉记者,开展“三工建设”活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虽然这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但得到的回报却很可观:一是确保了施工安全。二是提升了产品质量。三是稳定了施工队伍。四是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以梁厂为例,2007年有科技小成果27项,其中11项就是农民工兄弟取得的。“三工建设”使企业员工与农民工凝聚在一起,形成战斗力特别强的团队。 其实,开展“三工建设”的不仅仅是中铁四局。在整个中国中铁公司,从中铁一局到中铁十局,从中铁大桥局到中铁隧道局,从中铁海外公司到中铁置业公司,“三工建设”都已经开展得如火如荼。不仅在武广铁路项目,在京沪铁路项目,在福厦铁路项目,在深圳地铁项目,在中国中铁遍布全国各地的成千上万个施工现场,“三工建设”令数十万企业员工和100多万农民工受益。 据了解,中国中铁的“三工建设”已引起相关领导和业界的广泛关注。2006年元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考察中国中铁合武铁路项目部,对该项目部开展的“三工建设”予以高度评价;2008年6月份,广东省总工会巡视员廖文正在参观武广铁路广州梁厂项目部后表示,中国中铁“三工建设”的宝贵经验,值得在全省建筑企业全面推广。 姚桂清副总裁表示,“三工建设”为企业长足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为企业塑造了良好的社会形象,今后中国中铁将继续深入全面开展“三工建设”。要舍得投入,在项目合同金额中提取一定比例的“三工建设”专项资金。公司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把“三工建设”作为大事来抓,因地制宜,根据项目部的实际情况开展“三工建设”,切忌摆样子走形式。 据了解,中国中铁2007年完成新签合同额2485亿元,比2006年增加510亿元,增长25.8%;完成企业营业收入1805.01亿元,比2006年增加209.9亿元,增长13.2%;今年前5个月,公司完成新签合同额1304.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67.3亿元,同比增长77%。6月份,公司又中标了京沪高铁部分项目,总中标价110.85亿元。目前,公司在铁路一级市场仍然处于优势地位。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