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吕立祥
前不久,《中国青年报》刊载了一则消息,说的是安徽省休宁县有一所木工学校聘请了4位技艺精湛的木匠师傅当老师,为学生传授技艺。学生学成后,校方将颁发“匠士学位”证书。这个证书许多人闻所未闻,至今也未被有关部门认可。可是,经过几年的实践,木工学校的这个举措,非但没有招来非议,还颇受初、高中学生的欢迎,甚至毕业多年至今仍未找到正当职业的本科生闻讯后也前往学习,期望日后能成为木工行业的能工巧匠。 这就让人费解了,为什么这个木工学校颁发未被政府有关部门认可的“匠士学位”,却能够被社会乃至企业热捧?为什么诸多莘莘学子明知这个学位证书不被我国相关部门认可,却仍然心甘情愿地自掏腰包,到那儿去学一门技艺?原来,根源在很多用工单位的身上。他们十分看好这批拥有一技之长、拿着“匠士学位”证书的学生。 据笔者了解,具备颁发最低档次学位证书资格的学校,至少是本科一级的大学,像安徽省休宁县这所木工学校之类的中等乃至高等专科职业院校,国家教育部门并未授权其颁发学位证书。可是,他们别出心裁,给学业修满的学生发一张闻所未闻的“匠士学位”证书,这着实需要一股勇气与胆识。尽管他们的这种方法值得商榷,也不宜在全社会提倡,还有悖国家教育部门的法规,但他们为低迷的职业教育树立了榜样,也给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提了个醒,即教育体制必须与现实需求相适应。因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需要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更需要技能型人才。何况,再先进的科研成果没有技术工人的参与,也很难将其变成有竞争力的产品。此外,拥有和储备一流技术工人,也有利于我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保持强大的竞争力。 事实上,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我国教育体制的弊端早就著述说:“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盖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 可现实状况是,无论是机关还是商家,抑或是生产企业,他们都希望补充进来的新人才,不仅拥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掌握一技之长,在工作上能够独当一面。但符合这样条件的学生实在是太少了。因此,出现像安徽省休宁县这所木工学校颁发“匠士学位”证书的现象,也就见怪不怪了。笔者以为,我国的教育体制应当跳出精英教育的束缚,因地制宜发展类似“匠士学位”这样的教育,而且办得越多越好!唯有如此,才能彻底改变我国技工队伍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为企业,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既懂理论知识又掌握一门技能的实用型专业人才来,使社会普遍形成一种重视技能、尊重技工的良好氛围。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