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类渴望与自然和睦相处。在科学尚不发达的过去,人类只能听从自然的任意蹂躏和摧残,而在科学高速发达的今天,人类能够应用最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减少各种自然灾害带来的灾难,同时能够将无数宝贵生灵从死亡线上拯救出来。但尽管如此,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降临时,我们的行动仍然显得十分被动和无助。 痛定思痛,在无法预测的灾难到来之时,我们缺少必要的准备,没有一种让每一个国民从小就受到一种防灾救灾知识教育的体系,防止和抗击各种自然灾害的知识在众多的国人头脑中是一片空白。绝大部分普通公民缺乏防止自然灾害发生的忧患意识,绝大多数人只是在灾难发生之后才“心灵震撼”! 据不完全调查,在学校的高中以下教材中,还没有一套国家“统编教材”或省、市“自编教材”设置了防止自然灾害发生和发生之后如何抗灾自救及他救的系统课程,有些省的关于自然灾害的课程只是在小学、初中、高中教材中“有所提及”,有的内容甚至只讲形成原理,对于防止和救助方面的阐述欠缺实际内容。 当今社会自然灾害趋于频发,并且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都会造成重大甚至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人类社会面临的无法回避的频发的自然灾害的挑战愈趋严峻,我们不能总是每次都在遭受自然灾害的沉重打击之后再来反思! 因此,个人认为,应当在小学、初中、高中的教材中适时、适量、系统增补防止自然灾害发生、自然灾害发生后的自救和他救之类的课程,并突出“防止”和“自救”关键知识。如果能这样,那就有可能把可能遭受到的自然灾害带来的巨大损失部分化解在我们平时所为之付出的卓有成效的防御性教育的努力之中。 这里课程里所指的“自然灾害”内容有:火灾、地震灾、水灾、雷电灾、台风灾、旱灾、虫灾、雪灾等。 这是不是又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与政府的“减负”方针相违背?否!因为,教材的内容任何时候只能根据时代和社会要求来决定;同时,我们总可以通过筛选、增加、删除、压缩等方法来确定既符合国家实际、又符合教育大纲、同时又不会超过学生负担的教学内容。 增长国民自然灾害知识,加强国民防灾、自救意识,提高国民防灾、抗灾素质,应纳入国家的教育日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