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记者 王健玮 通讯员 王首娟 吴少平
“铁皮甲”为黄金匾“护身”
2007年4月,北京城建建设公司在多家竞标单位中脱颖而出,一举中标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整修改造工程。该工程包括外墙面基底处理、雨水管和电管更换、外窗更换、琉璃瓦修补、外墙喷涂真石漆、军徽五角星加固并更换彩色玻璃、夜景照明等项目。由于该工程是北京市有名的十大建筑之一,又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大型综合性军事历史博物馆,它的整修改造,备受中央军委、北京市各级领导及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军事博物馆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对原始建筑及展厅文物的保护工作容不得半点闪失,为此,城建建设公司因地制宜采取了一系列文物保护措施。 在军事博物馆主楼的正门上,“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11个大字堪称全馆最具历史价值的文物之一。这11个大字不仅是毛主席亲笔题写的,而且还是用黄金材质铸就的,为了保护此匾不受任何损害,甲方安装了摄像头24小时派专人监视,项目部更采取了严格的防护措施,专门为它穿上了“铁皮盔甲”,将黄金匾里外武装起来。另外,针对广场上的雕塑、古树、地灯等文物,项目部也都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飞机库与兵器库是军事博物馆中最大也是“藏宝”最多的两个展区,这两个展区所陈列的文物多来自于我国军队在战场上缴获的战利品,具有极高的军事研究价值。为了避免事故发生,项目部每周都要组织施工队伍进行安全知识培训,教工人如何在施工过程中既要保护好文物。
经理啃着玉米棒子指挥施工
在工程招投标之初,甲方就给项目部出了个“难题”:在2007年7月10日建军节前夕必须完成军博展览大楼南立面的施工任务。“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军事成就展将于2007年7月16日在军事博物馆举行,届时,国家领导人、军委和四总部领导都将莅临现场参观,使得本已紧张的工期更加紧张。 工程总工赖有志回忆道:“在南立面抢工的那段时间里,项目经理任世景每天吃住在工地,第一时间协调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个问题保证工程进度。有一次,任经理组织分包单位召开工程协调会时间长了一些,早已过了食堂开饭时间。任经理从民工食堂拿了两截玉米当作午饭,一边啃着一边到办公室和供货商协调供货保证施工进程。”领导的身先士卒,带动工人们的干劲也格外高涨。7月的北京酷暑难耐,骄阳把脚手架暴晒至40℃以上,工人们顶着高温,在炎炎烈日下坚守岗位。施工人员仅用了19天,就完成了军博南立面主楼高近百米、东西配楼37米、总宽度215米的脚手架和安全网的搭设;用了27天,完成了外墙和琉璃瓦的清洗、修补、喷漆、雨落管更换、电气管路铺设、窗户更新、军徽加固等工作;还在一个月中,完成了南立面近300吨脚手架的拆除工作,保质保量保安全完成工程进度。
麦穗编号确保绝对还原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主楼7层,加军徽高99.55米,为距离地面94.55米的军徽搭设脚手架,对五角星及周边镶嵌的麦穗玻璃进行拆除是军事博物馆整修改造工程中的一大施工难点。 年近50岁的项目经理任世景不畏危险,带领技术人员多次爬上主楼顶部查看军徽情况。经过技术人员反复实地勘测,确定了军徽处的满堂红脚手架方案和加固、清洗方案。同时,按照专家的建议,将整体满堂红脚手架外立面的密目安全网换为大眼安全网,减小了风荷载的影响。军徽麦穗玻璃的更换也是施工的难点。因最早的生产厂家早已不存在了,经多方寻找,联系上了一生产厂家,但没有模型。为此,施工人员将损坏的麦穗玻璃编号,小心拆卸下来,一块块装好,送到厂家按原样刻模生产,确保了军徽原貌。一项项技术难关得到了攻克。 经过全体参施人员的共同努力,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装修改造工程在历经了195天的奋战后终于如期竣工。总政质检站和军队系统领导在对军博工程进行了两次验收后,对工程的施工组织管理、施工质量以及技术资料等方面均给予了高度评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