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房地产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重庆高档商品房房产税或为1% 有望一季度实施
2011-01-10

 

  据新华社电 记者9日从正在召开的重庆市“两会”上获悉,重庆市政府将对房地产市场加强财税调节,并确定开征高档商品房房产税。

  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重庆将完善“双轨制”住房供应体系,今年新开工公租房1350万平方米,通过加强土地供应、税收约束等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结构合理、供求平衡、秩序规范。

 
“十二五”期间,重庆将加强财税调节,开征高档商品房房产税。

  据悉,财政部已经原则同意重庆开征商品房房产税,具体实施方案由地方政府制订,报财政部备案。重庆市正抓紧完善相关方案,有望在今年一季度出台文件开征高档商品房房产税。

  分析
  重庆对高档商品房将征房产税,从目前公开报道来看,这是地方政府征收房产税的首次正式公开表态。对于重庆房产税的准备开征,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认为,房产税的征收不仅有利抑制过旺需求,所得税收还可用于保障房建设、调整市场结构。

  沪渝房产税方案有区别

  重庆房产税税率或为1%,专家称重点在调市场结构
 

  沪渝此前已传征房产税

  据媒体报道,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去年6月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了重庆房产税的思路,先对别墅、200平方米以上和评估价值超过主城区平均售价3倍以上的住房开征;按面积计,实行累进税率;每户家庭拥有普通住宅超过四套,可能被征税;外地人投机购房,可能被征税。而且征收范围首先是增量部分,存量部分视情况开征。

  除重庆之外,此前也盛传上海将征房产税,但是当地政府没有明确时间及方案。

  对于上海版房产税征收方案,有媒体报道称只针对新增购房,而且是对每户名下超出200平方米以上的部分房产面积进行征收。

  房产税有利抑制过旺需求 “上海主要针对高档房和增量房,而重庆则不只是增量,现有的高档房可能也要征收。”顾云昌分析,“公共资源有限,占用了更多资源就应该缴纳更多的税收。”

  

  顾云昌认为,两地的试点应该是采取两种不同形式,以观察哪种方案效果好。“我国的做法一向都是从试点中取得经验,吸取教训,然后向全国铺开。这种先点后面的方式符合我国国情。”

  顾云昌指出,由于两地都还没有公布具体方案,尚无法就方案本身判断其影响情况。但根据此前报道的方案来看,都有利于供需关系的平衡,抑制过旺的需求。

  房产税会间接影响房价

  重庆市市长黄奇帆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重庆将对价格高于市场均价3倍的“高价房”收取1%的房产税。

  对于1%税率,能够起到多大的调控作用?买得起高档房的人,就交得起税,但是顾云昌认为,不能只看对房价的抑制作用,现在的重点是调节市场结构。比如,政府能够用征收的房产税建保障性住房,这也是好事。“抑制房价要调整供求关系,但供求关系不易调整,就通过征收房产税的方式增加税收,增加的税收投入到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再将保障性住房提供给低收入群体。调整结构比调整房价更重要。”

  顾云昌认为,征收房产税对房价会产生多大的作用,要看征收面有多少,对供求关系影响多少,更多是通过间接的关系影响房价。

  上海资深房地产研究专家杨红旭表示,“楼市中有情绪,情绪会影响房价,富人可能不在意这点税,但怕由此引起的房价下跌。”

  此外,杨红旭指出,征收房产税是优化房地产税收结构必须的环节,但若不减少其他环节的税收,则有加重税负之嫌。

     相关链接
    ·官方称中国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达30平方米
    ·2010年楼市奇闻:投资客用货车运现钞买别墅
    ·房价“临界点”调控目标 应调至2009年初水
    ·国家信息中心认为2011年房价震荡下行概率较
    ·重庆高档商品房房产税或为1% 有望一季度实
    ·浙江经济适用房新政出台 购房人拥有有限产
    ·党报举实例称面对房价上涨须淡定 呼吁量力
    ·北京房价加冕首涨
    ·省市政府楼市调控将受考核 稳定房价不力将
    ·万达下疯狂“战书” 2012年建70个万达广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