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交通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多城市因拥堵开建地铁 专家称"大多捆绑房地产"(2)
2011-01-04

  地铁赚钱吗?

  地铁盈利模式

  是世界性难题

  地铁建完了,之后基本上就都是运营的问题了。而作为高造价、高成本运营的地铁,其运营方式和运营资源的利用在世界范围内都还是难题。据一项调查显示,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已运营地铁几乎全部都处于亏损状态。目前我国在建地铁项目里,每公里地铁建设的资金耗费一般在4到5个亿之间,有的甚至7个亿,这就大大提升了地铁的运营成本,为了维持地铁运营,只能加大政策性投入和提高票价,由此很多老百姓坐不起地铁,就可能导致整个地铁运营的失败。

  据了解,国内传统的地铁运营模式一般是由政府财政拨款修建;营运中出现亏损了也由财政补贴加以解决,有的城市每年都要为此付出几个亿甚至十几亿的财政补贴才能维持地铁的正常运营。记者在采访张鸣教授时,他也指出,现在很多地铁项目从设计到施工,相关部门对于融资和运营等问题的考虑都相对较弱。于是不少地方政府开始借鉴“香港模式”,促进地铁沿线的房地产开发。而从国内不断出现的地铁项目建设工程来看,捆绑式发展房地产业、传媒产业等方式,业已成为很多城市在建设地铁的同时大力发展的重要融资手段。

  青岛在建地铁

  济南也在规划

  作为山东的省会,济南建地铁的呼声一直很高。但由于保泉等各种原因,济南市对地铁的建设经过了十多年的论证。虽然现在已正式启动了轨道交通规划的前期工作,但至于什么时候开建地铁目前还没有具体建设时间。

  相较之下,青岛则快了一步。2009年8月13日,在经过经济总量、人口规模、客流量和财政实力等方面调查后确定,青岛达到了现阶段申报发展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基本条件。

  而后青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获得国家批准,青岛的地铁项目正式开启,这个由两条线路组成的地铁项目总长约54公里,总投资约300亿元。

  “建地铁不能蜂拥而上”

  专家认为建地铁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

  记者在采访隧道及地下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时,他明确表示中国目前的地铁之路“势在必行”。但同时也表示,中国的地铁之路,尚在起步阶段。

  王梦恕院士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需要地铁,不仅是因为造了地铁的城市会显得很“洋气”,更多的是着眼于长远。“中国现在很多大中型城市的交通情况都不好,所以要发展地铁。修建地铁可以节省地面空间,最大限度的解决地面交通压力,也能够节约资源。”此外地铁可以取代许多开车所带来的能源消耗,且有很大的经济带动作用。在谈到目前有些城市在地铁设计施工时,存在将规划风险转嫁给设计风险,设计风险转嫁给施工风险的情况,王梦恕院士表示,其实现在主要是规划风险、设计风险、招投标风险、施工风险和运营风险。但只要这五个审批关把关好,那一般不会有问题。至于有人认为一些城市不适合建地铁的观点,王梦恕院士表示实际上地质问题上,只要通过施工设计技术把关,可能耗费会大一点,但都是可以过关的。

  不过王梦恕院士也曾表示,“地铁大跃进”是个危险的信号,但这并不等于放弃地铁建设进程,目前国内地铁建设相互攀比的情况确实也很严重,都在比公里数,比竣工时间谁最短,于是出现不合理工期、不合理造价、不合理合同、不合理方案等一些问题,加上论证匆忙,客流量调查、地质情况研究不够充分,地质勘探也因时间紧迫被压缩,管理及技术人才梯队没跟上,仓促开工,也会埋下一些安全隐患。当记者提及国内现在每年投入运营的地铁里程一般在30-40公里左右,而其他国家一般才10公里左右时,王梦恕院士告诉记者,国外的地铁建设上百年了,整个体系已经比较完善了,但中国几乎算是刚刚起步不久,所以中国对于地铁的需求非常高,“再不建地铁的话损失会更大。”

 

 相关链接
·春运成都首次试行售票电子支付 继续实行实
·北京至成都重庆动车票开卖 千元软卧票少人
·多城市因拥堵开建地铁 专家称"大多捆绑房
·中国将建经老挝泰国新加坡高铁线 年投资700
·北京地铁3年内对接河北 5年内提前开建10条
·甘肃新疆交界段受天气影响拥堵车辆超过2000
·英经历300年来最严酷寒冬 小冰河期或持续(
·高铁时代不要驱逐“穷人经济学”
·个人汽车梦与社会问题矛盾日益凸显
·我国高速公路里程达7.4万公里 居世界第二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